經由深度學習的機制,AI 能夠準確辨認微小息肉是否需要進一步處理(Gut. 2017 Oct 24. pii: gutjnl-2017-314547) |
自從 Alphago 戰勝前任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後,人工智能(AI)正式從想像走入現實生活;任何領域的發展如果不和 AI 沾上邊,就顯得不夠潮,彷彿與時代脫節;充滿複雜決策的醫學尤其是被寄予厚望的焦點。
平心而論,在可見的未來,AI 要取代人類治療患者還不容易;但在檢查以及預後評估上,擁有深度學習能力的 AI 很可能做得比人類更好。近期已經有研究顯示,AI 在診斷黑色素癌(一種皮膚癌)比人類專家做得更好,而且還可以幫你算「命」:只要看看一個老人的胸部電腦斷層,就有七成的準確率估計能不能再活五年。
賦予 AI 如此強大的能力的,就是基於大量事實的深度學習。以黑色素癌為例,人類專家知道有幾項辨別的特徵,包括型態、顏色、大小等,總稱為 ABCDE 原則,過去的電腦是基於我們灌入的這些條件來判別;對於教科書式的病灶表現可能很好,但是不典型的案例就跟丟硬幣沒兩樣。
而人類專家則不同,面對介於中間的狀況,他們還會歸納過去的經驗與病人的狀況,因而可以做出超越準則的判斷,有人把它稱為「藝術」或是「直覺」。許多領域的高手表現之所以比單純熟知規則的老手更好,就是靠著長期訓練得到的敏銳判斷;但是到了深度學習的時代,高手窮極一生的經驗和 AI 一比可能都是小巫見大巫。
新的 AI 不僅知道 ABCDE 原則,藉由不斷判讀大量已知的病例,到最後它們也掌握了所謂的「藝術」:比專家更準確的判斷;唯一的問題是它們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沒辦法透露究竟掌握了什麼秘訣,這和人類的大師也很像,有些技巧只能意會難以言傳,連大師也很難解釋。而圍棋的例子讓我們知道,在某些領域頂級大師也不是 AI 的對手。
不過 AI 雖然具有精準強大的歸納能力,能不能取代人類則要看技術的本質。以大腸鏡檢來說,除了找出可能會產生病變的腺瘤,還需要把它移除掉;所以光靠 AI 判讀是不足以取代人類醫師的。但是在以下的領域,包括(1)提升息肉偵測率、(2)判斷息肉類型與早期癌、(3)評估早期癌的內視鏡切除預後;AI 可能會有非常巨大的潛力。
提升息肉與腺瘤偵測率
我們在過去的文章(腸鏡「慢一點」:小故事大學問)提過,大腸鏡醫師最重要的指標就是腺瘤偵測率(ADR)。腺瘤是未來可能變成大腸癌的息肉,是我們鎖定的主要目標;而 ADR 就是醫師的打擊率,至少要到兩成五(25%)才算及格;如果一位醫師的 ADR 太低,代表作了很多隻大腸鏡才找到少少的腺瘤,很可能代表觀察的品質不夠仔細。
要改善 ADR,需要乾淨的清腸、醫師的技術與足夠觀測時間;然而,即使是一流專家的大腸鏡也可能存在死角。不久前在日本的一篇研究,利用不同模式(白光 -> BLI)重複接連做兩次大腸鏡,發現約有 10% 的腺瘤在初次的傳統白光檢查會被漏掉。當然,這些腺瘤通常都非常小,但理論上仍然存在些微的間期癌風險。
一般來說,大腸鏡尋找腺瘤都是由裡面往外退的階段;目前已經有人研究出新的輔助影像系統,讓大腸鏡裝上「倒車雷達」。當鏡身在皺褶或轉彎處,這個系統會直接在可能的死角打上提醒,讓醫師知道哪邊要多注意。針對訓練醫師的研究顯示,這套系統可以讓觀測的品質更好。
此外,過去雖然有一些息肉偵測系統,但只能做靜止圖像辨識,無法用於真正的大腸鏡檢;最近發表的新一代軟體克服了即時偵測的困難,有著高達 98% 的準確度:剩下的 2% 是把一些正常構造或糞便誤認為息肉,但是這對人類來說輕而易舉就能確認。如同倒車雷達是搭配技術的輔助,這些影像系統可以成為內視鏡醫師的第三隻眼,減少不必要的死角。
新式的息肉偵測系統,可望進一步增加醫師的腺瘤偵測率(Endoscopy. 2016 Sep;48(9):837-42.) |
一眼看穿好息肉、壞息肉
並不是所有的大腸息肉都可能變成癌症(詳見我們之前的文章:大腸鏡的小息肉,需不需要都拿掉?)。如果內視鏡下有高度信心認定屬於不會變化的「增生性息肉」,可以考慮不切除(diagnosis and leave),或是切掉但不逐一轉送病理化驗;不過這些處置的前提是內視鏡醫師的目測評估必須有 90% 以上的準確率。
要達到如此高度的準確率,除了技術與經驗,還要藉助進階影像工具如染色、放大、或其他影像強化工具(NBI、LCI、I-scan);不過這些進階工具並非唾手可得,也需要一段時間專精。如同前面提到 AI 在深度學習的本領,根據息肉的外觀評估變化的機率與良惡性,正是它的強項。
近期一項研究以目前運用最廣泛的息肉辨識分類 NICE classification,讓 AI 接受大量息肉外觀與實際病理結果的演練,在觀察超過一百支大腸鏡錄影後,分辨出腺瘤與增生性息肉的準確率已經可以超過九成,這是非常令人驚豔的成績。
評估早期癌追加手術的必要性
最後,在早期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方式突飛猛進的現在,AI 更能協助後續評估與精準決策。這邊要討論的是早期直腸癌,它有兩個特殊的地方:首先,直腸位於大腸的最外端,緊連著肛門;所以如果病灶離肛門太近,外科手術後可能需要暫時或永久的人工肛門,而利用大腸內視鏡切除就不會有這問題;然而,如果內視鏡切除後發現不乾淨,未來淋巴轉移機會比大腸其他地方也更高,後面還是得考慮追加手術。
一般如果能滿足幾個嚴格的條件,內視鏡切除是可以治癒早期大腸直腸癌的。(請參考大腸息肉切下來發現癌細胞,一定要開刀嗎?)假如無法符合全部條件,就會建議追加外科手術。不過在現行的嚴格標準下,有不少患者其實在追加手術後,並沒有找到任何殘存癌細胞。雖然這暗示目前的標準有所不足,不過在找不到更好方式之前,還是寧枉勿縱;頂多在年紀很大的病患上稍微變通。
可以想像,這又是 AI 大展身手的空間;最近一篇刊登在頂尖期刊腸胃科學(gastroenterology)上面的研究,用實戰案例深度學習後的 AI 和現行的歐美日本治療準則正面對決,判斷追加手術的適當性:而檢驗標準是看追加手術後有沒有轉移或殘存癌細胞。
結果十分驚人,不論是 AI 或其他國際標準,都沒有漏放任何應該追加手術的案例;但是 AI 成功避免了七成不必要的手術;而歐洲、美國、日本等世界各地專家制定的準則相對多了不少追加手術。當然,我們不能用當下的癌細胞狀況,還需要長期預後才能了解 AI 的判斷是否更理想,但是這樣的小試牛刀,已經讓人十分期待未來的科技發展了。
小結
今天用一些最新的研究,讓大家明瞭 AI 在大腸鏡檢上的巨大潛力。如同其他領域,即使技術本身可行,要上市、推廣、最終普遍的造福人群,都需要很長的時間,並且要克服許多難關。無論如何,做為內視鏡醫師,看到這些科技進步總是十分興奮;也期待未來有更多的發現以及它們真正實用化的一天。
參考資料:
- Will Computer-Aided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Revolutionize Colonoscopy?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ay help in predicting the need for additional surgery after endoscopic resection of T1 colorectal can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