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大腸癌年輕化!糞便潛血檢查有用嗎?





「大腸癌年輕化」是媒體健康版的熱門話題之一,雖然話題性十足,但也並非空穴來風。不這個現象不只存在於台灣,就連在整體大腸癌發生率已經開始下降的美國,年輕族群(小於 50 歲)的罹病率反而也以每年 2% 的比率緩緩上升。

雖然一來一往之下,相對於中老年族群,年輕人罹癌的機會還是不高;但相對的目前也沒有理想的方式去篩檢這個年齡層的患者。既然大腸癌的病因主要是腺瘤,理論上我們只要找到腺瘤的高危險群,就能踏出解決的第一步;但問題並沒那麼簡單。

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人生剩利組——如何不夠成功,卻能擁有幸福?





難得兩人都有空的夜晚,在臉友 Jack Dai 的推坑下,和老婆一起去看了這部片。相對於近期充滿話題的大佛普拉斯和宣傳滿滿的雷神索爾3,「人生剩利組」顯得無比低調,就連 ptt 上某反指標球評用這個片名當作文章標題還有許多人一頭霧水。

主角是班史提勒,大家聽到這名字或許會想起他是博物館驚魂夜系列的男主角(或是超級深 V 男);但我電影看得不多,過去唯一看過他主演的電影是名模大間諜(Zoolander),是部超越個人理解範圍,令我完全笑不出來也看不下去的奇妙喜劇。

儘管如此,過去的經驗中,身經百戰的喜劇演員遇到需要細膩詮釋的內心戲,往往也能發揮出精湛的演技;像是金凱瑞(楚門的世界)、尼可拉斯凱吉(氣象人),最主要的或許還是題材和近期的心境有些共鳴,加上權威的 Jack 大推薦(可見個人品牌的影響力無遠弗屆);看完頭一個感想是,很慶幸自己沒有錯過這部片。

以下心得有部分劇情,不擔心被劇透的朋友請請繼續往下讀。

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

我有胃息肉!——追蹤、拿掉、還是不管它?





小時候很愛翻家裡一本厚厚的家庭醫學百科,聽到的人可能會覺得很傻眼,為什麼小孩子會讀這種書,難不成從小就立志當醫生嗎?其實我當時是把這本書當作恐怖故事來看的。

看過「恐怖的家庭醫學」節目就能體會,一板一眼的日式行文風格,加上許多黑白色的插圖跟「此病原因不明 ...」的註解,每種病看起來似乎都難治又可怕,所以我其實根本不知道那些病是什麼,只是看著長長的病名,就像在網路上面看著連續撥放的懸疑劇。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向腸癌宣戰——腸胃科醫師的角色(下)





息肉切除術與早期癌治療(polypectomy)


在大腸鏡檢中,絕大多數的息肉都應該移除以降低未來癌化的風險;僅有少數的位於左側大腸或直腸的小型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s)可以不需移除。移除的方式十分多樣,目前的觀念認為視息肉大小,把握安全、徹底兩大原則,就是理想的方式。

向腸癌宣戰——腸胃科醫師的角色(中)





除了利用糞便潛血篩檢,陽性患者再交由大腸鏡確認以外,直接採用定期的大腸鏡檢是目前唯二被證實能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的方式。但受限於侵入性、資源與接受度的考慮,目前直接把大腸鏡列為第一線檢查的國家並不多。

目前的共識是絕大多數的大腸癌是由腺瘤(adenoma)產生,而隨著年紀增長,腺瘤的比率亦會隨之增加相較於糞便潛血檢查,大腸鏡的優勢在於能直接偵測並移除腺瘤,主動降低未來轉化為癌症的風險。如果直接以大腸鏡篩檢,通常建議一般人自 50 歲起接受首次完整大腸鏡,視檢查結果決定下一次的追蹤時間。

向腸癌宣戰——腸胃科醫師的角色(上)





(本文為與曾政豪醫師共同執筆完成,將投稿台灣醫界雜誌;以下系列文章為初稿,屆時正文以雜誌刊登內容為準)

2017年10月2日 星期一

膠囊內視鏡,真能取代大腸鏡?





前陣子我們介紹過的 2017 年美國大腸癌篩檢指引中,除了大家比較熟悉的糞便潛血檢查和傳統大腸鏡以外,也出現了一個新面孔——膠囊內視鏡。其實這玩意早就在使用了,但過去我們比較常用它協助診斷小腸出血,如今我們把同樣的工具拿來找大腸息肉和大腸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