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9年4月29日 星期一

胃鏡做得好不好:切片率可見分曉





如果和一般人討論某位醫師的胃鏡做得怎樣,通常回答會是「動作輕不輕」、「過程是否難受」、甚至「名氣大不大」。這些標準不能說沒有道理,但是總有主觀的成分在,而且胃鏡的目的畢竟是檢查病灶,單純用檢查過程的感受來判斷檢查的品質,就好像只看警察態度是否親切,而不問他偵破了多少案件來評估表現,會有不夠客觀的問題。
 
但怎麼知道一個醫師的胃鏡看得夠不夠仔細呢?這就是大哉問了。不只是患者很難判斷,即便是醫師之間也很少有一個客觀的標準。不同於大腸鏡以腺瘤偵測率(即找到腺瘤性息肉的比率)做為公認的品質指標;胃鏡雖然歷史悠久,直到近年來才有人提出各種品質指標,但大多仍屬於專家共識,而沒有強力的證據支持。不過最近一期的腸胃內視鏡期刊(GIE)有篇大型研究告訴我們,個別醫師的胃鏡檢查「切片率」或許可做為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