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年10月2日 星期一

膠囊內視鏡,真能取代大腸鏡?





前陣子我們介紹過的 2017 年美國大腸癌篩檢指引中,除了大家比較熟悉的糞便潛血檢查和傳統大腸鏡以外,也出現了一個新面孔——膠囊內視鏡。其實這玩意早就在使用了,但過去我們比較常用它協助診斷小腸出血,如今我們把同樣的工具拿來找大腸息肉和大腸癌變。

目前最新一代的膠囊內視鏡大小約 2.5 公分,其實比一般人想像的還大一些些;過去筆者在訓練的時候有一個工作就是看著病人順利把這個大型「膠囊」吞下去,確認沒有狀況才目送他離開。

膠囊內視鏡內建電池,像我們吞下肚的食物一樣,在胃腸道中隨著蠕動而前進;它了不起的在於會偵測移動的狀況;當它感受到移動時,就會快速拍照,但靜止不動時,拍照的速率就會降下來而節省電力;所以雖然個人腸胃蠕動快慢不同,但在八小時的有效電力範圍,它能順利通過大腸,拍下所有必要的照片,經由無線電波自動上傳,然後隨糞便排出。


新式膠囊內視鏡圖示(來源:Rami Eliakim, Where do I see minimally invasive endoscopy in 2020: clock is ticking. Annals of transitional medicine, Vol 5, No. 9, 2017)


成也膠囊,敗也膠囊


膠囊內視鏡最受青睞的地方是它檢查的過程毫無痛苦,在檢查過程中也可以做自己的事不受影響;不像傳統大腸鏡可能會需要麻醉,也不像虛擬大腸鏡(由電腦斷層重組)具有放射線,偵測中等大小以上息肉(> 0.6 cm)準確率也達 90 % 左右,也算不錯。既然如此,膠囊內視鏡為何還沒有變成主流的檢查工具?

  • 膠囊內視鏡最大的缺點是看得到吃不到;相對於傳統大腸鏡能在發現息肉當下切除,膠囊即使發現較大的息肉,仍然要擇期安排大腸鏡息肉切除,避免進展為癌變。
  • 膠囊內視鏡一樣要清腸,而且為了維持良好的診斷率,對於清腸要求只有更高;有人以為吞膠囊就不需要喝瀉劑清腸,其實是錯誤的。
  • 膠囊內視鏡很昂貴,單次使用的耗材價格至少都有新台幣一萬五,還不含醫師判讀的技術費。(實際價格加上物流與行政費用,廠商通常會收費至少 3-50000 元不等,一樣是未計入醫院端的技術費)
此外膠囊內視鏡並非毫無風險,在少數曾接受胃腸手術、罹患腫瘤或先天結構特殊的受檢者身上,膠囊內視鏡可能會卡住造成腸阻塞,甚至需要開刀取出;只不過在一般健康人來說,這種狀況發生的機會極低。

如果聽完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膠囊內視鏡有著眾多的限制;身為目前最高價的大腸檢查,能夠做的事仍然比不上麻醉(無痛)大腸鏡,而後者在台灣即使全自費往往都還是比膠囊來得便宜;可能只有在美國這樣人力昂貴的國家,膠囊內視鏡才會是划算的選擇。

不過真花了這麼多錢,別說普通的息肉,萬一連明顯的大腸腫瘤都看不到,這絕對無法讓人接受。這有可能嗎?膠囊內視鏡不是擁有成熟的技術,也經過不少研究背書?這一期的消化內視鏡期刊(Digestive Endoscopy) 有篇來自日本的研究,值得讓我們重新思考這些問題。



無法完成的膠囊檢查,需要高度警覺


由東京大學附設醫院進行的這項研究(原文摘要在此),共有 20 名已經確認罹患有進行性大腸直腸癌(advanced colon cancer)的患者(共有 21 處病灶,也就是裡面其中一人有兩處),在評估並取得同意後,讓他們在清腸後吞下膠囊內視鏡,目標是評估膠囊內視鏡對於這些明顯的腫瘤,是否能夠絲毫不差的診斷。

結果發現,在 20 名患者全部的 21 處病灶中(裡面其中一人有兩處病灶),總共有 4 處病灶被遺漏掉,而且這些被遺漏的病灶全都落在最後面,靠肛門比較近的遠端部分大腸。聰明的您可以猜猜看,究竟為什麼會這樣?

原因很簡單,因為從嘴巴進去的膠囊內視鏡,在這幾個患者身上還來不及照完就沒電了。對比之下,另外還有兩個患者的膠囊也提前陣亡,但因為他們的病灶是在比較上面的地方,所以膠囊在鞠躬盡瘁之前,還是來得及拍下關鍵的影像傳送出去。

這個研究看起來不大型,但其實已經是目前針對膠囊診斷進行性大腸癌人數最多的研究。因為在很多人的想法裡,膠囊連一般息肉的診斷率都不錯,更明顯的腫瘤怎麼難得倒它?然而事實是,膠囊內視鏡在這一次的「畢業考」裡實在有點狼狽,簡直就像國中數學老師寫會考的題目,居然一連錯上好幾題一樣的「落漆」。

所幸它也證明了自己只是續航力不夠,只要電池再做改進,或設計確保能夠照到全部的大腸,它的準確度還是很可靠的。這個研究的結果對廠商們應該也是一大警訊,想必未來會針對這個重點再做改進;無論如何,醫療科技的進步,讓更多方便、安全、準確的新式檢查被發明,總是令人期待。希望下一回合,膠囊內視鏡能夠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