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躁症(全名又叫大腸激躁症)是慢性腹痛的一種常見原因,根據統計,至少每十個人就有一位患有這樣的疾病。除了長期的腹痛,往往還會伴隨腹瀉、便秘、或者兩者交替,以及糞便帶有黏液、覺得解不乾淨等。很多患者都會在求診時擔心自己罹患大腸癌,因而接受大腸鏡的檢查,直到結果顯示沒有發炎或腫瘤,才放下心中的大石頭。
雖然腸躁症並不會造成生命的危險,但可輕可重的症狀常常會造成患者不少的困擾,也可能影響生活、學習和工作。針對確診為腸躁症的患者,一般來說會從改善飲食與規律運動(減少乳糖或產氣食物、攝取高纖、採取低發酵醣飲食(low FODMAP diet)開始,另外針對便秘、腹瀉與腹脹疼痛等症狀採用不同的藥物治療。
益生菌與腸躁症:和你想的可能不一樣
講到腸躁症,許多人都會想到可以服用益生菌。的確,除了不少醫師會在門診開立,患者也常常自行購買服用。益生菌的「魅力」在於理論上「有效又不傷身體」。由於腸躁症本身並非單一原因造成,而是與多種因子如神經傳導、腸胃蠕動、基因與環境、和腸內菌叢等相關。因此有人推測,如果藉由益生菌改造腸內菌叢,對於症狀可能會有相當的幫助。
但實際上,儘管不少研究發現腸躁症的患者有著不同的腸內菌叢,但目前的證據並不認為益生菌能夠大幅改善腸躁症。背後的原因也很簡單:
- 腸躁症有著複雜的機轉,腸內菌叢只是一個「可能」(而非絕對)的因子
- 益生菌種類五花八門,可能只有特定種類能顯著改變腸內菌叢
- 同 (1.) 就算腸內菌叢真的改變,也未必能顯著改善腸躁症
基於以上原因,目前的治療指引都把益生菌放在比較後面的順位,只有在改善腸胃蠕動或穩定神經減緩痛覺(如 TCA 等)的藥物效果不彰時,才會建議採用。此外,最近的報告也發現益生菌並非百利無害,對於免疫力較差或有特異體質的患者,仍然有機會產生副作用或併發症,因此需要小心評估效益與害處再使用。
最新證據:改變腸內菌叢「不等於」解決腸躁症
腸內菌叢是目前腸胃科與微生物學非常熱門的題目,每年有無數的團隊產出海量的研究。由於不少研究暗示腸內菌叢和許多疾病有相關性,從前幾年開始,藉由微菌植入改變腸內菌叢來治療疾病也成了研究熱點。
所謂的微菌植入(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就是提取健康人的腸內菌,再植入患者體內。目前具體的方式通常是利用糞便(是的,您沒看錯),經由特殊處理後製成膠囊或是用內視鏡灌入腸道。雖然乍看之下有些難以接受,但是微菌植入已經在特定疾病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像是一種感染造成的偽膜性大腸炎。
偽膜性大腸炎通常是在身體較虛弱,且之前接觸過抗生素的年長者發生。有些嚴重的個案會引起嚴重的腹瀉、血便還有發炎,甚至毒性巨結腸(toxic megacolon)而使腸壁壞死穿孔。兩年前台灣就已完成了本土第一例糞便的微菌植入,成功治癒患者。目前針對發炎性腸道疾病、腸躁症、甚至肥胖等,都有許多國際團隊躍躍欲試,希望帶來新的突破。
如果益生菌是「鼓勵技術移民」,微菌植入可以說是「武裝殖民」,後者對腸內菌叢的改變更加顯著。然而即使理論上可行,實際上也得要有效果才算數。今年在頂尖期刊 Gut 的一篇文章,是丹麥的研究團隊針對中重度的腸躁症患者,採用口服膠囊的微菌植入,想觀察受試者腸道菌叢的改變以及疾病症狀的改善程度。
這個研究雖然僅有 52 個個案,但卻是採用醫學上最高標準的雙盲隨機試驗(randomized, double blind trial),也就是說:患者有一半的機會吃到真正的膠囊,或是澱粉製成的安慰劑(味素藥);而連評估症狀的診察醫師本人也不知道患者吃什麼,只有幕後分析的研究人員知道;其他的標準治療則完全相同。
在這種設計下,可以把所謂的「心理作用」(正式醫學名稱叫做:安慰劑作用,就是吃了藥就覺得好了一半)的偏差影響降到最低。結果非常有趣:吃下真正健康人微菌的患者,腸內菌相確實改變了;但是症狀卻沒有比較改善,事實上,安慰劑組(也就是味素藥)的患者還覺得自己症狀改善更多!
這看起來有點難堪的結果,給了微菌派不小的打擊。事實上,如果按照我們前面對於益生菌分析的脈絡,這個發現倒也不意外;因為腸躁症,本來就是一個多因素的疾病。希望簡單靠個益生菌,改善腸內菌叢就解決疾病,是個美好但目前還不夠切實的想法。積極探查其他的病因、生活習慣與飲食的改善,搭配實證醫學的治療方式,才能獲得最大程度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