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年輕人大腸長息肉,多久要追蹤?





雖然目前的國際指引還是把 45-50 歲以上列為需要定期大腸篩檢的危險群,不過在台灣,很多不到 50 歲的民眾(包括葉醫師本人)都有接受大腸鏡的經驗;在這之中自然會有一部分人被找出息肉。雖然把這些息肉處理掉通常不是問題,但是後面多久需要追蹤,卻是大家時常關心詢問的重點。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參見:大腸鏡:多久做一次,才算剛剛好?)提到過,決定大腸鏡追蹤間隔的兩大因子是息肉狀態與清腸狀況,同時醫師的檢查品質也很重要。假設是清腸乾淨的高品質檢查,單獨一兩顆小腺瘤(低風險腺瘤)可以在五年內追蹤,三顆以上或較大的腺瘤(高風險腺瘤)則在三年以內就要追蹤,如果是微小的增生性息肉則可以視作正常,可以約 5-10 年再追蹤。

不過這些建議的證據來源,基本上都是來自 50 歲以上的族群。對於更年輕的族群,過去的研究並不多:我們知道年輕人雖然長息肉的機會較低,但更常有鋸齒狀腺瘤。而既然年齡本身就是腺瘤和大腸癌的危險因子,那麼或許年輕人的腺瘤會有不同的成因和表現。到底我們能不能直接把過去的建議套用在年輕族群呢?只有進一步的研究才能告訴我們答案。


補上空白的重要研究


今年初的腸胃內視鏡(GIE)期刊上有兩篇研究(這篇以及這篇),以不同的研究設計分別的到了相似的結論。其中一篇韓國的研究收入了近萬名接受大腸鏡檢的受檢者,並分析後續追蹤的結果,依據不同年齡層做比較(50-54 歲 vs. 20-49 歲)。結果顯示,整體來說兩個族群在後續追蹤下,腺瘤的表現和生長沒有明顯的差異

具體來說,在第一次大腸鏡找到高風險腺瘤的受檢者,三年內追蹤同樣找到高風險腺瘤的機會分別是 8.9%(50-54 歲)與 10.7%(20-49 歲);而第一次有著低風險腺瘤的受檢者,五年內追蹤找到高風險腺瘤比率則稍低,分別是 5.1%(50-54 歲)與 4.9%(20-49 歲);上面兩組數字雖然看似有高低,但都沒有達到統計學上的差異,可以視作兩組沒有差別。

如果根據上面的發現,那麼現行針對 50 歲以上大腸鏡的後續追蹤建議,也可以原封不動的套用在年輕族群上;也就是依照所找到息肉的狀況,以前面提到的三年與五年的兩個時間段追蹤。到這裡細心的讀者可能會注意到,我們並沒有提到第一次大腸鏡完全正常、或者僅有增生性息肉的年輕人,那他們該怎麼辦呢?

在本篇研究裡也有收入這群人,發現對於初次完全正常的受檢者,無論屬於哪個年齡段,大約還是有兩成左右會在五年的追蹤發現腺瘤,並有 4-5% 左右會找到高風險腺瘤。如果從這個初步的發現,可能會覺得五到十年的追蹤間隔有點令人不放心。不過因為這個研究分析的焦點並非針對這個族群,可能不足以做出堅實的結論。


首次大腸鏡正常的年輕族群:該怎麼追蹤?


雖然目前沒有太多研究直接背書,筆者根據現有的研究與證據,通常會考慮下列幾件事:

  • 有息肉:是屬於腺瘤或是完全良性的增生息肉?
  • 有無大腸癌家族史?如果有,罹病年齡是否在 50 歲以前?
  • 清腸乾淨與否:狀況不佳,可能會掩蓋兩成以上的息肉
  • 有無肥胖、抽菸、代謝症候群等等危險因子?

如果以上答案全部為否的年輕族群,我也對當次的大腸鏡品質有信心,會建議五到十年的追蹤間隔。至於不想頻繁接受大腸鏡,但又很擔心的讀者,可以考慮每年接受糞便潛血檢查。(請參見大腸癌年輕化!糞便潛血檢查有用嗎?)不過還是要強調,如果首次發現高風險腺瘤,直接採用大腸鏡追蹤會比糞便潛血來得好。

由於大腸鏡追蹤間隔牽涉的因素很多,最好還是能和您的門診醫師甚至是檢查醫師討論。但如果能滿足前面強調的幾個前提,以上的方向可以提供一個大致的參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