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8年6月13日 星期三

「原則」——運用極度開放與透明,讓生活更有意義





「原則」的作者是美國橋水(Bridgewater)投資公司的創辦人達利歐(Ray Dalio),這間公司在台灣或許不算知名,但卻曾經被財星評為全美前五重要的私人公司;而達利歐本人也曾被評為「投資界的賈伯斯」。在 68 歲時,他把大半生行事與治理公司的原則寫成本書。從沉穩樸素的封面,大概可以感受到達利歐本人的氣質。

這本書既不是達利歐的傳記(雖然開頭有交待部分的經歷,但裡面一張照片也沒有),也不是歌頌橋水公司多麼偉大的故事,更不是一碗努力就會成功的心靈雞湯。達利歐作為一個奮鬥終生名滿天下的導師,在書裡毫不藏私的分享自己與同仁奉行不渝的做事方法,同時循循善誘希望每位讀者都能理解並應用它。

用作者的話來說,所有這些原則的目的是:「以創意擇優的方式,藉由極度真實與透明,力求有意義的工作以及人際關係。」覺得還是很繞舌?用更直白的說法,就是「只說真話,不聽好話」。是的,這就是達利歐與橋水繁榮昌盛的秘密。


創意擇優與四個思考誤區


創意擇優(idea meritocracy)是達利歐的核心原則,簡單來說就是「遵從最佳的想法去做事」,用擇善固執來形容也行。看到這你可能會想,每個人不都是抱著對自己最好的想法過日子嗎?這可就未必了,因為一般人可能會有幾個思考誤區,導致自己無法選擇奉行最佳的想法。這些個陷阱就是:


  1. 固執的想法:覺得世界應該是怎樣,而非了解實情是如何
  2. 情感上無法面對錯誤,或忍受批評
  3. 只考慮直接後果,沒有看清事物的後續效應
  4. 為了避免爭執,放棄交流觀念的機會


達利歐教大家的第一課就是當個超級現實主義者:這裡的現實不是功利,而是在大量的觀察、思考、討論後判斷出世界到底是怎麼運作的。作為一個投資人,達利歐必須要做出許多關鍵與正確的判斷,不允許時常一廂情願和與事實脫節;同時這樣的習慣其實有很大的額外好處。

有些人時常會抱怨,為什麼周遭的世界是如此不公平;如果是達利歐,他會承認這個事實:這世界的六十億人確實處在不同的先天位置。OK,那下一步我該如何完成我要做的事?他就像是一個熟練的玩家,承認並理解官方的遊戲規則,在現有的規則下前進,並順應後續的修正調整方向。

如果把現實比喻成遊戲,那理解第二與第三點就很簡單了。大家起初可能喜歡隨心所欲地遊玩,但很快也會了解到,在遊戲中生存是最重要的事。如果要不斷順利進入下一關,那就需要正確的觀念與方法,隨便玩都會破關的遊戲沒有樂趣,現實也不是如此無聊的遊戲。動腦和試誤雖然辛苦卻是實在讓自己進步的方式。

但是很多事情無法光靠自己摸索,除了和別人的緊密合作,也要找出屬於自己的最佳定位,還有效率最優的練法、配點等等。此時最重要的是不要心存定見,盡量獲取所有的資訊,客觀選擇最好的一個。但是在現實中,我們常常為了面子、優越感、地位、尊嚴 ... 選擇對別人的意見充耳不聞。

直接拒絕或許顯得高傲蠻橫,有些人會裝作客氣的聽聽建議,但是沒幾句話就插嘴:「我覺得 ... 我還是覺得 ... 」,這同樣不是聆聽,而只是抬槓。反過來說,認真聆聽別人的意見,並且以釐清觀念而不是說服別人而出言討論,更有機會達到創意擇優,找出最好的看法。達到這一點的秘訣,在於極度透明、極度真實、以及尋找可信度更高的人與想法


極度透明與極度真實


達利歐在公司內部奉行的原則就是如此。除了高度機密的訊息,大部分的事情在公司沒有秘密;他承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視角和思考方式,但是事情總要做,所以他會把每一個人的特質、優缺點做成像資料卡的檔案,並且在討論事情時,讓同仁把所有的意見說出來,不去特意過濾所有的看法。

這聽起來很不可思議,每個人如果都有權批評別人,公司還不天下大亂嗎?這倒未必:因為當所有意見都攤在陽光下而非隱忍在心裡時,大家反而有機會審視每一個想法,發表看法的人也會更謹慎。從不發言的人當然無法在橋水生存,但是常常不經大腦的發言也會被公司每一個人看到;而且每個人也會發揮互相監督糾察的腳色。

達利歐在書中就寫了一個故事,曾經有位同仁在會議隔天批評他的發言文不對題,有失平日水準,好像完全沒有準備。這在一般企業難以想像的事情,就是橋水極度透明而真實的文化:同仁完全有權批評其他人,但同時也要為這些批評負責。同時達利歐也補充,他不允許公司內部私下對第三人的批評(要講,就當面講!)


我該相信誰?——可信度加權的決策


書裡很清楚的提到,幾乎所有人都對自己評價過高,也很難聽進別人的意見。追求極度真實與透明的態度就是為了克服後者。但是,即使得到許多的建議,最後還是得自己做決定,那又怎麼知道該相信誰呢?

達利歐在書中定義了什麼叫做可信度高的人:至少成功過三次,而且能清楚地表達和總結這些過去的經驗。不論在生活中或是職場上,我們都應該高度重視這些可信任的人所告訴我們的意見:不是照單全收,但除非從有強烈的證據支持另一邊,就應該虛心接受。

有自己的主見是好事,但是這些主見不一定在每一個層面都經得起推敲;要時常獲得最佳的想法,最好是常常假設自己一無所知,努力獲取大量的資訊再從可信度高低去做取捨判斷。很多人會說想聽聽別人的意見,但是沒兩句就開始發表自己的批評與看法,甚至試圖說服別人,這都背離了創意擇優的原則。


我的感想


「原則」是一本非常厚的書,裡面也沒有太多的故事,但是讀起來非常的舒服;因為達利歐像一個偉大的導師,對於說明事物有著高超的技巧,也有足夠的人生經驗提供例證,所以在理解上完全不會有困難。

今天介紹的是書中第二部分「生活的原則」,而第三部分「工作的原則」占了全書的一半,把他治理公司的方式完全揭櫫,但其實不脫前面所講這些核心理念。此外在生活的原則裡,達利歐還說了一些執行面的建議,比方如何盡量養成好的並改去壞的習慣,如何安排目標與工作等等。

不過我想對我個人,以及許多人來說,創意擇優已經是個值得了解,卻需要刻意練習的概念。我們的文化不習慣挑戰別人(所以當面聽到批評的機會不多),真的聽到了,也未必能心平氣和交流。可以肯定的是,力求讓自己客觀,不斷擁抱好的想法,比試圖說服別人重要得多。

保持心態的極度的開放,又有辦法做到創意擇優,大概就像大亨小傳的作者所說:「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就是能夠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個相反的想法,還能維持正常行事。(The test of a first-rate intelligence is the ability to hold two opposed ideas in the mind at the same time, and still retain the ability to function.)」我相信這樣的努力,是非常值得的。


文章不漏接,追蹤我的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