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9月20日 星期日

時代的生存之道:清晰平實的特長表達





最近批踢踢有一篇討論串(醫檢師執照變廢紙?),大致的重點是政府正在立特管法,讓其他相關科系可以在訓練後承接醫技(醫檢)師的工作。如果這項立法成真,必然會對於已經在行業裡的人,未來的收入前景產生巨大衝擊。

反對的人認為,醫檢師的養成需要很長的時間與高度專業,而且掌握的是人命攸關的項目,許多檢驗報告萬一有錯誤,對臨床判斷和患者健康都會有巨大影響,不能隨便來。贊成的人認為,現在很多儀器都逐漸可以自動化由電腦輔助判讀,需要真人的地方正在減少。即便是需要人力的場合,既然醫療界長期反映人力不足、血汗勞工,那麼開放不就是一個解法?反正夠優秀的人才,就不需要擔心競爭。


爭論的重點不在誰對誰錯,而在於本質


如果是醫療界的朋友,看到這個議題可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事實上,過去曾經引起很大爭議的開放外國學歷在台灣行醫(也就是所謂的「波波之亂」,和這個議題從任何層面上都高度雷同。本質上,都是在討論要不要拿去名為專業的壁壘,讓更多人能夠從事這個行業。

我們先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比喻:計程車司機的執照。假如說政府規定,台灣總共只有 1000 人可以開計程車,其他人沒有執照全部都是違法的,那麼這 1000 位司機的收入一定會比現在的小黃平均收入好很多,因為客人載都載不完,甚至想搭計程車的人必須出更高的價錢或其他代價才能搭到車。

但如果拉到另一個極端,只要有車就能攬客。我們先不考慮衍生的安全問題,可以想像的是,這就跟小吃店人人可開一樣,最大的影響是:坐計程車會變得比前面一個狀況便宜很多,因位司機人滿為患,一定有人為了攬客打壞行情。對乘客來講我反正隨地都能攔到車,何不選便宜一些的。可以想像,司機的日子一定變得很不好過。

當然在真實的世界中,不會有上面兩種極端。政府會審核發照,控管計程車司機的數目,於是他們的收入也因此受到一定保障。民眾也會希望找到安全、可靠的司機,哪怕稍微貴上一些。因此在過去可能會有特約,現在用 App 給評價,都是一樣的道理。


醫療從業人員的價值如何彰顯?


醫療人員的處境,跟小黃司機其實大致相同。醫療人的困難首先是醫療資訊不透明,也就是說,民眾很難真正理解誰能提供給他們最高品質的照護,不像一般的餐飲或服務業,感受是很明確而且可比較的。

對一般人來說,能夠參考的大概就只有網路和親友評價,包括醫護態度如何、機構的大小、人員的學經歷、甚至學術論文和頭銜等等。這些指標綜合起來,可能也大致貼近事實,不過特例也很多。既然沒辦法用單一層面的訊息傳達:「我們非常專業,能給人最高品質的照護」這樣的訊息,那也不容易說服大眾,讓大學專業科系的人來做,一定會比其他聲稱經過後續專業培訓的人更好,畢竟保母和工程師,也都沒規定要是什麼科系畢業的。

醫療人員在台灣的另一個困境是健保制度。由於幾乎所有的服務都包在健保體制內,連醫院也很難有什麼定價權,那麼最優秀的人才也很難拿到不一樣的定價,國外名校博士畢業當醫檢師,跟大學畢業生同職級可能薪水沒什麼差異。

某種程度上,保護主義已經是最能保障已經執業的人待遇的方法。經濟學家張夏準在「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 23 件事」裡面提到,為什麼在瑞士開車賺得比印度多很多?理論上瑞士司機跟印度司機應該沒什麼差別才是。答案有點刺耳,因為瑞士比印度有錢的多,而印度人無法自由的移民到瑞士。如果全部國家開放自由移民(就像政府立法,大家都能開小黃或當醫師),瑞士司機的收入就完蛋了。


個人的對應:理解趨勢與順應現實


如果是過去的我,會盡力捍衛自己的看法,對那些「明顯不合理」的事,只好埋怨世界的不公平。但如果把視野放遠一點觀察,從外籍勞工之於本國勞工、或是 Uber 之於小黃,某種程度上,所有的傳統行業都將受到類似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挑戰,這是擋不住的。很多行業原來的專業證照壁壘,在社會變化更快的未來,可能都不一定能維持。

如果還要繼續在本行裡做,那要體認到:未來是多標準的競爭,要適當的表現自己的特點跟專業。如果今天只要考得好就能當醫師,那麼成績好拿到醫學系的入場券,比個人後續的努力、專業累積、或是心態個性更重要。但在多元入學的時代,能夠有基本的學力,卻能在面試時表現不同的特質,反而比單純會考試有更多的機會。

為什麼會考試已經不再那麼吃香?因為現行制度下,靠純考試(指考)入學的名額變少了,也就是門更窄了。雖然仍然要在學業上投入一定的努力,但入學看的已經不完全是考試成績。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畢業後仍然可能開放外國學歷回台執業,那當初考得好不好,就更不重要了。

這無關公平,只是社會變遷的事實。並且要體認到,當這個賽場有越來越多的人,除了不只能具備一種能力外,還要懂得怎樣把自己的特點跟專業清晰平實的表現出來。前面提到的兩大困境,健保制度是短期內不容易改變的。但在醫療資訊不透明下,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優秀,並且讓別人看見,是今後最有價值的能力。

「認真做,別人總會看到。」這樣的想法在現在已經不夠。當自己略有成果,也有相當的潛力,要主動把握機會和外界連結,持續經營這些連結,才可能在未來產生更多乘數效應。當然,如果只是水貨,追求一味的曝光只會有反效果。所以站得越高,也要知道會被更多人檢視。

雖然這條路同樣不容易,但卻是所謂差異化、嶄露頭角的正道。沒有人是生而知之的,既然專業可以培養,表達、經營連結同樣可以在職業生涯早期持續累積。及早認知這一點,反而可能把自己從頭破血流的窄門裡解放出來。


歡迎由下方 FB/line 分享,追蹤我的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