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藉由 Q & A 的方式介紹大腸息肉切除,希望能讓大家不再害怕,更清楚後續的照顧,讓更多需要的患者,都能寬心接受適當的檢查與治療。
1. 大腸的息肉需要全部切掉嗎?
事實上,醫界也是在最近的二十年以內才把兩者分開來;但重點是:腺瘤隨時間可能會變成大腸癌,所以必須要盡量處理掉。而增生性息肉不會變化,有時候還非常多顆,密密麻麻,全部拿掉不實際也不必要。(可參考本部落格:大腸鏡的小息肉,需不需要都拿掉?)
經由外觀、位置、大小以及其他影像強化的設備,能準確的分辨絕大多數息肉的性質;當然若有疑慮的時候,檢查醫師通常會選擇移除掉。例外的狀況是清腸狀況不佳、或是判斷風險較高、以及可能無法單純由內視鏡切除乾淨,可能選擇暫時不動,另選適合的方式處理。
2. 切息肉痛不痛?一次最多能切幾顆?
理論上一次切掉幾顆息肉都無所謂,但實際上,切太多顆勢必會拉長檢查的時間,增加患者的辛苦;即使是麻醉大腸鏡,麻醉時間過長也是增加不必要的風險;其次太多處傷口,未來出血或併發症的機會可能也會增加。雖然醫師也希望盡量在同一次檢查中徹底幫患者處理,但也必須考慮到前述的因素。
實務上如果初次檢查發現多顆息肉,您的醫師在檢查前(麻醉性)或檢查中(非麻醉)會與您確認處理到什麼程度,通常一次處理個三五顆已經不少。如果本次大腸鏡就是為了治療前次發現的息肉,則就另當別論,應會盡量徹底處理。
3. 息肉怎麼「切」,保險如何請?
第一種方式,是用切片夾去夾掉(biopsy)。一般對於較小的息肉(通常小於 0.5 公分),用切片夾是最簡便的方式;而第二種方式所謂的息肉切除術(polypectomy),健保規定必須要大於 0.6 公分才准予施行,所使用的器械也略有不同,是用一個鐵線圈(snare)套住息肉把它取下。
傳統的切除是熱切除,線圈套住以後,接上電燒機利用熱能切除,傷口會是一道白痕;後來有人發現,對於不那麼大的息肉,可以直接用線圈套住,必要時輕輕一拉就斷了,這叫做冷切除。冷切除最大的優點就是安全快速,因此國外已經很廣泛的採用冷切除作為較小息肉的治療方式,包括筆者也是如此。(可參考此文章:有效、安全、快速的息肉冷切除術,以及這個影片,裡面有切片、冷切除與熱切除的實際技術。)
「切片」和「切除」只有一字之差,但英文完全不同,並且由於牽涉到健保局的申報及病歷的誠實記載,醫師開立診斷文件時不能含糊,都得分個清楚。有些保險公司只給付「息肉切除」,而不給付「息肉切片」;有些保險公司兩者都給付,建議您申請診斷書前務必向公司與業務詢問清楚,別以為醫師在為難您!
4. 息肉切除有什麼風險?
而大腸穿孔是更嚴重的併發症,有時甚至要因此緊急手術,所幸在有經驗的醫師小心操作下,發生的機率還不到千分之一;隨著內視鏡的技巧進步,內視鏡醫師發現傷口較深可以直接用止血夾關住避免出血或穿孔,現代的息肉切除已經是一個相當安全成熟的治療。
對有經驗的內視鏡醫師來說,切完當下即使流血較多也能夠利用各種方式止血。比較討厭的是偶而出現的延遲性出血,雖然發生的機會不高,但切除後的幾個小時甚至一兩周都可能發生,患者往往必須因此跑急診或住院,對醫病雙方都是很大的壓力。
延遲性出血的原因除了患者用力導致傷口破裂,也可能是電燒後表面的死皮脫落,血管露出表面導致;目前防止延遲出血最好的方式是對於高風險的傷口,預防性用止血夾關住(切息肉時健保不給付,一支通常須自費 300 元左右),隨著傷口慢慢癒合,一周之後夾子會自己掉下來,不必擔心它會留在體內。
5. 息肉切除完要注意什麼?
一般如果單純切片,傷口較小,通常很少會有什麼狀況。但是「切除」因為傷口較大,要注意的事情較多。最重要的應該是三到七天內不到劇烈運動以及提重物,避免腹壓上升使傷口破裂出血;如果傷口較大,您的檢查醫師與護理師可能還會指示您先清流質飲食一兩天,以防如果短時間內再度出血,可以隨時展開內視鏡止血。
至於搭飛機的部分,建議至少要休息 24 小時等腸內氣體完全吸收較保險,這也是航空醫學會的建議(請參考本部落格:搭飛機要注意的健康二三事)。實務上許多單位會衛教「一週」不要搭飛機,理由是跟搭飛機會提行李(重物!),以及萬一運氣不好在飛機上發生延遲出血,肯定是相當的困擾。
依筆者的見解,如果檢查後要馬上出國,但又希望醫師能在檢查時把息肉盡量切除乾淨;筆者可能會在和患者溝通後,把切除的傷口用自費的止血夾關好,以把併發症機會降到最低;但必須要聲明,這是筆者個人的專家意見;實際狀況仍須與您的檢查醫師與單位仔細溝通,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最佳方式。
延伸閱讀-
- 什麼是直腸的神經內分泌腫瘤(rectal NET)?
- 有效、安全、快速的息肉冷切除術(cold-snare polypectomy, CSP)
- 巨大息肉,開刀外的另一條路:內視鏡切除(EMR/ESD)兼談 SMSA 量表
- 泡在水裡切息肉?認識水下黏膜切除術(Underwater E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