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

食道逆流會變癌?認識巴瑞氏食道





最近食道癌成為報章媒體的熱點,到門診希望胃鏡檢查的患者也暴增。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人來診的主訴是有長期胃食道逆流,擔心因此產生食道的病變甚至癌症;不過這個說法儘管似乎言之成理,實際上胃食道逆流很少直接引發食道癌

在台灣,每四個人就有一個有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儘管有這麼高的比例;但台灣的食道癌仍以菸酒檳榔造成的鱗狀上皮癌為主。也就是說,胃食道逆流雖然惱人又不易治癒,但它對癌症的影響,並不如一般人想像的那麼大。只有在一種特殊的族群中,胃食道逆流既扮演重要角色,未來食道腺癌的風險也可能提高,那就是巴瑞氏食道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

早期食道癌定期檢查:誰該做,怎麼做?





最近接連有公眾人物罹患食道癌不幸離世,門診主訴 “喉嚨卡卡“ 要求檢查的患者隨之大增。雖然這種「名人效應」可以在短時間內喚起大眾對特定疾病的重視,但往往大家的思維會僅僅停留在一次性的篩檢(screening),覺得自己檢查後沒事就一切 OK,那在新聞熱度退去以後,世界還是回到原來的樣子。


事實上,大多數來檢查的患者終其一生都不會被食道癌找上;反過來說,真正的高危險群反而未必願意受檢,或者配合隨後的定期追蹤。要減少食道癌的危害,除了避免危險因子,有另外一個重點就是找出真正的高危險群,並且安排確實有效的定期檢查(surveillance)。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哪些人該接受定檢,以及最有效的檢查方式。

2018年12月5日 星期三

什麼是直腸的神經內分泌腫瘤(rectal NET)?





小王在今年的健康檢查鼓起勇氣做了人生第一次的大腸鏡。醒來之後聽恢復室的護理師說剛剛過程順利很快就做完,講解報告時醫師也只說在直腸看到一個「小息肉」,也幫他做了切片,心裡鬆了一口氣。沒想到,兩週後的書面報告中,病理檢查結果寫著:「神經內分泌腫瘤」,上網搜尋之後又看到一個名詞叫做類癌瘤,還有資料說蘋果公司的賈伯斯也是得這個病,這下小王眼前一黑,覺也睡不好了,第二天掛著熊貓眼滿面愁容的走入診間 ...

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

微創與傳統手術之戰——魔鬼藏在細節裡





今天葉醫師要大膽跨界,談一篇與婦產科手術相關的研究論文。倒不是說我沒選上打算改行,而是因為這篇針對子宮頸癌治療的論文發表在醫學界的聖杯「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儘管探討的題目(早期子宮頸癌:微創手術 vs.傳統開腹)過去已經有了成打的研究,沒想到這盤看似乏人問津的冷飯,卻炒出了出人意表的驚天結論。

2018年11月14日 星期三

「從零到一」——個人與公司的現代創業法則





「從零到一」是彼得‧提爾(Peter Thiel)的作品,他是 Paypal 的創始人之一(後來與特斯拉的 CEO,伊隆馬斯克的 X.com 合併成為現在的公司),現在是矽谷的著名創投人。作為年紀輕輕就獲得成功的創業家,又在後續工作接觸大量的新創公司,提爾對商業的理解以及發言的份量應該都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如果只因為作者是位成功企業家,甚至是其他大咖的聯名推薦(像是黑天鵝的作者塔雷伯 Nassim Taleb 和經濟學家泰勒科文 Tyler Cowen),也還不能證明它是好書。這本書最大的價值,是用貫串全書的重點:細分壟斷,以及樂觀的確定主義去說明現代社會裡個人與公司的創業邏輯。每個篇章邏輯清楚,層層推進,也用許多深刻的例子做說明。除真正想開公司創業的讀者外,事實上本書對所有想要發展新事業的人,都有寶貴的建議與指引。

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年輕人大腸長息肉,多久要追蹤?





雖然目前的國際指引還是把 45-50 歲以上列為需要定期大腸篩檢的危險群,不過在台灣,很多不到 50 歲的民眾(包括葉醫師本人)都有接受大腸鏡的經驗;在這之中自然會有一部分人被找出息肉。雖然把這些息肉處理掉通常不是問題,但是後面多久需要追蹤,卻是大家時常關心詢問的重點。

2018年10月24日 星期三

「我與世界格格不入」——理解亞斯的第一本書





你聽過「亞斯柏格」嗎?也許有,因為在台北市長柯文哲上台前後,關於他本人以及家庭成員的報導,讓這個名詞更常出現在媒體上。那麼下一個問題是:你能說出亞斯的涵義嗎?在你熟知的人身上,包括自己,你能夠找到有亞斯特質的人嗎?如果任何一個問題的答案是「否」,那你也許該讀這本書。因為多瞭解一些,很可能改變自己或親近人們的生命

2018年10月21日 星期日

右側大腸的隱形殺手:鋸齒狀腺瘤





「您在升結腸這裡有一顆息肉,大概 0.8 公分,我們當場就處理掉了,化驗也屬於良性,請不用擔心。」一邊點開圖一邊解釋報告,這是在門診時的日常。不過今天這個案例有點不同,當我輕描淡寫的解釋時,還清晰地記得檢查的情景:要不是有前輩教我的好習慣:沖洗乾淨,同時盡量觀察兩次升結腸,可能就要漏掉這顆鋸齒狀腺瘤了。

2018年10月16日 星期二

一個新手的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冒險記





投稿過期刊的人都知道,當文章投出後就會患上某種強迫症:每天的空檔就是忙不迭的登入期刊網站,彷彿這份虔誠可以感動遠在天邊的編輯群,不要立刻把我退稿。如果幸運進入審閱程序(under review),一般至少也要花上兩到四週才會有初步結果,但通常此時強迫症反而會不自主的加重,只有結果出來的狂喜(被接受 accepted)或是打臉(rejected)才能在幾天後平復冷卻這個症頭。

偏偏在第一回期刊方出動四個 reviewer(一般是兩位)和我們車輪戰,且附上洋洋灑灑總共二十餘條的意見要我們大修(major revision)。好不容易勤勤懇懇的回覆修改完,兩週後 reviewer 只回了兩條友善的意見,但仍然顯示「大修」。迅速回覆後,每天依然抱著忐忑的心,就像等待愛人的訊息。就在某個下午,前一刻狀態還顯示審閱中,手機突然亮出王醫師的道賀,期刊來信表示接受了!

2018年10月11日 星期四

膠囊胃鏡:又一個玩具,還是未來的利器?





做過胃鏡的人都知道,除非有麻醉,一根管子穿過喉嚨的感覺並不好受。雖然和至少十到十五分鐘的大腸鏡比起來,胃鏡的檢查時間只有平均三到五分鐘,還不到三分之一;但是在那短短的時間中,可真是「度秒如年」,有些人甚至形容說想要慘叫都發不出聲音。如果有什麼方式能夠減少胃鏡檢查的辛苦,那是再好不過。

今天對於難以忍受傳統胃鏡的受檢者,我們可以用麻醉(無痛)內視鏡或者經鼻的極細胃鏡來克服。既保留了胃鏡本身的優點,也大幅減少檢查的不適,甚至可以因此執行更細膩的檢查。不過仍然有很多人無論如何都不想做胃鏡,理由包括對不適以及麻醉的恐懼;而在醫療資源較為匱乏的偏鄉,也可能沒有足夠的內視鏡醫師。既然如此,膠囊胃鏡能否在這些場合作為傳統胃鏡的替代品呢?

2018年9月28日 星期五

我想做篩檢:糞便檢查跟大腸鏡,哪個更適合?





目前在台灣,大腸鏡和糞便潛血是防治大腸癌最重要的兩項武器。理論上大腸鏡除了能直接看見並處理息肉,減少未來的大腸癌;而且技術的進步和麻醉的普及也讓大腸鏡檢不再如同早年那麼辛苦;但它畢竟是一項侵入性檢查,也需要前置清腸準備,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輕鬆地配合受檢。既然如此,那能不能只用糞便潛血來追蹤?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惑,也是我在很多場合都被問到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來做個詳細的說明。

2018年8月22日 星期三

富蘭克林傳:一言興邦的快意人生





在台灣如果問起富蘭克林的生平,大家最常想到的可能是拿風箏接電的瘋狂科學家(儘管他沒有親自這樣做),也許還能答出他是美國的開國元勛。有趣的是,他第一個身分流傳於世的形象是個白髮老爺爺,但其實當時他才四十多歲;而美國成功獨立時,他已經七十七歲,足足比華盛頓等人還大一輪有餘。除了政治家和科學家,他其實還有兩個同樣出色的身分:專欄作家,以及成功的商人。

我對富蘭克林的生平,其實是在收聽羅輯思維的一期節目,得到 app 中吳軍的專欄,以及讀過查理蒙格(巴菲特的合夥人)所寫的「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以後,逐漸產生興趣與好奇心的。如同羅胖在節目裡的鋪陳,如果單純只看他人生的某些面向,很難體會他為何在當世與身後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他既沒有擔任過中央政府的要職,也不到富可敵國;美國獨立戰爭中他幾乎都不在本土。那麼,他到底憑什麼?

2018年7月31日 星期二

有效、安全、快速的息肉冷切除術(cold-snare polypectomy, CSP)





很多人都知道,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或大腸鏡對於大腸癌有保護力;背後的原理在於這些方法幫助我們找到更多的腺瘤性息肉,把它們處理掉就能夠減少未來的大腸癌;換句話說,把息肉仔細找出來、徹底切乾淨,這樣的高品質大腸鏡才能提供最佳防護;所以對於內視鏡醫師來說,有效的息肉切除法是非常重要的。

而受檢者也許覺得切息肉是醫師的事,但這畢竟是侵入性的診療;仍然有少數產生併發症,包括出血和穿孔的機會;很多單位都會衛教術後休息一週、不要搭飛機等等,即使是為了保險起見,還是會有些許不便。最後,雖然切息肉通常不難,但遇上顆數太多、位置刁鑽,仍然可能花上大把的時間,有時候只好跟患者說這回切不完,過陣子再做一次。

有沒有什麼可以讓息肉切除可以更加有效、安全、還有快速的方式呢?還真的有:這就是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冷切除術(CSP)。在這背後,有一段醜小鴨變天鵝的故事。

2018年7月24日 星期二

胰臟癌好可怕,定期篩檢有用嗎?





之前有一次門診,遇到了拿著健檢報告愁眉不展的李先生。他正值壯年,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平常生活不僅規律,也定期接受公司的體檢;但這次他發現報告裡面的胰臟癌指數 CA-199 有偏高。他很擔心自己是否生病,網路的資訊似乎也不樂觀;「總是要面對吧!」於是他到這裡請我幫忙。後續的檢查結果很快就出來了,他掛著忐忑的表情走入診間,等著聽取報告 ...。

2018年7月22日 星期日

善人與能人——期待好人做事,還是把事做好?






生活裡能夠看到兩種人:第一種人時常為人著想,甚至花上自己的時間與資源,做大多數人不願意做的事,就為了幫助別人;這種人我稱他叫善人。
 
第二種人則是能解決旁人無法解決的問題,把同樣一件事做得更好;雇用他們並非無償,有時甚至所費不貲,但是他們的成績對得起這份報酬。這種人我叫做能人。

一般來說,善人重視的是目的,而能人重視的是結果。因為前者的出發點是替人著想不求回報,而後者的價值在於事情圓滿完成。也因此人們檢視他們的標準不同,前者有時好心辦壞事,我們也不忍苛責;後者的價值要是配不上價格,很快會被淘汰掉。 

2018年7月17日 星期二

邁向精準:AI 在大腸鏡檢的貢獻



經由深度學習的機制,AI 能夠準確辨認微小息肉是否需要進一步處理(Gut. 2017 Oct 24. pii: gutjnl-2017-314547)


自從 Alphago 戰勝前任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後,人工智能(AI)正式從想像走入現實生活;任何領域的發展如果不和 AI 沾上邊,就顯得不夠潮,彷彿與時代脫節;充滿複雜決策的醫學尤其是被寄予厚望的焦點。

平心而論,在可見的未來,AI 要取代人類治療患者還不容易;但在檢查以及預後評估上,擁有深度學習能力的 AI 很可能做得比人類更好。近期已經有研究顯示,AI 在診斷黑色素癌(一種皮膚癌)比人類專家做得更好,而且還可以幫你算「命」:只要看看一個老人的胸部電腦斷層,就有七成的準確率估計能不能再活五年

2018年7月10日 星期二

巨大息肉,開刀外的另一條路:內視鏡切除(EMR/ESD)兼談 SMSA 量表





現在越來越多的民眾會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或大腸鏡檢查,這是預防大腸癌最為有效的一步;檢查中如果能發現小型的腺瘤,切除後就會降低未來大腸癌的機會。但如果息肉長得比較大,特別是超過兩公分,傳統息肉切除的難度跟風險就會增加。

上個世紀外科手術是巨大息肉的標準治療:通常作法很類似大腸癌的切除:切掉病灶那一段腸子,然後重新把前後接起來。雖然手術的優點是可以切除乾淨,但是併發症的機會也相對高,根據一篇近期刊登在「腸胃內視鏡」(GIE)期刊的大規模回溯性研究中,美國的資料顯示,外科切除後約有七分之一的機會產生併發症,包括感染、長期造口、接合處滲漏 ... 等等;還有約 3% 需要在一個月內再次開刀。

這項研究絕非否定手術的貢獻,或許在優秀的外科醫師操刀下,手術仍然很安全;但總是凸顯了另一個問題:有沒有其他方式,能夠安全有效的處理大息肉

2018年6月27日 星期三

十個有關胃鏡的小秘密





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有一百萬人次接受胃鏡,可以說這是許多人生命中共通的經驗。很多人做胃鏡的目的除了有症狀,一方面也是擔心胃裡面有著看不見的毛病;然而雖然胃鏡的檢查時間不長,但是它造成的不適也讓很多人卻步。今天的文章整理大家最關心的十個重點,希望在讀完這篇以後,能夠讓您減少對於檢查的恐懼,也知道在報告異常時能夠在哪裡尋求協助。讓我們開始吧!

2018年6月13日 星期三

「原則」——運用極度開放與透明,讓生活更有意義





「原則」的作者是美國橋水(Bridgewater)投資公司的創辦人達利歐(Ray Dalio),這間公司在台灣或許不算知名,但卻曾經被財星評為全美前五重要的私人公司;而達利歐本人也曾被評為「投資界的賈伯斯」。在 68 歲時,他把大半生行事與治理公司的原則寫成本書。從沉穩樸素的封面,大概可以感受到達利歐本人的氣質。

這本書既不是達利歐的傳記(雖然開頭有交待部分的經歷,但裡面一張照片也沒有),也不是歌頌橋水公司多麼偉大的故事,更不是一碗努力就會成功的心靈雞湯。達利歐作為一個奮鬥終生名滿天下的導師,在書裡毫不藏私的分享自己與同仁奉行不渝的做事方法,同時循循善誘希望每位讀者都能理解並應用它。

用作者的話來說,所有這些原則的目的是:「以創意擇優的方式,藉由極度真實與透明,力求有意義的工作以及人際關係。」覺得還是很繞舌?用更直白的說法,就是「只說真話,不聽好話」。是的,這就是達利歐與橋水繁榮昌盛的秘密。

2018年5月6日 星期日

醫師到國外醫院短期進修,要注意什麼?





四月下半很幸運的能得到機會到慶應大學附設醫院短期進修,和世界級的內視鏡早期癌治療大師矢作直久(Naohisa Yahagi)學習。雖然這確實是很難得的機會,但門檻其實並不如一般人想像中的高。一般高手都著作等身、到處演說分享經驗,自然沒有藏私的必要,有國外訪客對他們更是一種榮譽和成就感。

從另一方面來說,在網路時代,所有的前置作業和文件申請可說毫不費力;要衡量的大概就是自己有沒有假、醫院的補助以及如何和對方搭上線。另外既然都出去了,大家一定會希望盡可能的學到東西,得到最多的收穫。

其實這次是我第二次出國進修,上次是兩年前在東京的國立癌症中心中央病院(NCCH)內視鏡科研修,雖然大開眼界,但是事後想想有些地方沒有把握好,這次出國前特別作了充足的準備,果然不虛此行。加上最近也有朋友請教我心得,於是決定以問答的形式整理自己的心得,給未來要出去的朋友作點參考。

2018年4月3日 星期二

肝指數正常的 B 肝患者,需要吃藥嗎?





自從民國 73 年開始新生兒全面施打疫苗,B 肝在 30 歲以下的年輕族群已經很罕見了。但假如把全部的人口納入,台灣大約還有十分之一以上的 B 肝患者(約 250 萬人)。所有的 B 型肝炎患者,其實都可以稱為帶原者,指的是抽血會發現 B 型肝炎表面「抗原」呈現陽性

所有 B 型肝炎帶原者,隨著時間流逝都可能產生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現在已經不再使用「健康帶原者」這樣的名詞,一旦確認 B 肝帶原,至少每三到六個月門診追蹤,已經是全世界普遍的共識。

不過有相當比例的帶原者(通常是年輕人),在發現時肝指數完全正常,超音波也沒有什麼特殊的異常;有些樂天的人覺得這樣挺好就不管他,也有人會一直擔心 B 肝會不會持續惡化,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2018年3月30日 星期五

「雙贏談判」——深入淺出的實戰談判技術





你曾經跟別人「談判」過嗎?對有些人來說,談判是一件令人頭皮發麻的事,只比上法庭好一些。其實談判隨時都在我們的生活中,說穿了便是兩個(群)人針對一件事達成共識的過程。父母和子女約法三章、夫妻對財務的溝通其實都算,而且原則和與老闆談待遇、或是商場的交涉並沒有不同。

隨著世界分工越來越精細,合作的重要性不斷升高。既然無法單打獨鬥,許多事情就需要大家能夠「喬」得滿意,學會談判且不懼談判,才能在未來的時代過得更好。這個道理雖然明顯,但有時對於談判的誤解,讓我們不願意或不敢於去掌握它。今天推薦這本書,就是希望可以讓大家在讀後能從零到一地掌握談判的原則、技巧並立刻用在生活上。

2018年3月21日 星期三

C 肝口服藥(DAAs)會增加肝癌發生率嗎?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C型肝炎只能靠注射干擾素治療,不只副作用多、療程長,效果以今天的標準也普普通通。而口服新藥(Direct anti-viral agents, DAA)的出現改寫了遊戲規則,從大學指考變成小學段考,誇張一點說,治癒率不到 95% 就要打屁股。
 
但您或許聽過,使用 DAA 治療 C 型肝炎會有造成肝癌發生的疑慮?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今天讓我們從頭把消息的來龍去脈說清楚,順便用最新的研究告訴大家:安啦!可以繼續吃!

2018年2月8日 星期四

麻醉(無痛)大腸鏡,比較危險嗎?





麻醉大腸鏡,有些地方又稱為「無痛」大腸鏡檢查,在全世界都越來越普及。適當的麻醉能夠讓患者更輕鬆,也讓醫師能夠更從容地徹底檢查;除了有助品質,更提高了部分人受檢的意願,對大腸息肉和癌症的篩檢有不小的貢獻。

它的原理是利用靜脈注射的藥物(通常 propofol 為主)達到深度麻醉,受檢者過程中就像睡了一覺,聽起來確實很美妙。在麻醉醫護團隊執行下,靜脈麻醉算是相當安全,但是因為「睡得太熟」,對於體重過重(BMI > 35)、年紀大或本身心肺功能不佳的人,可能會有呼吸抑制的風險。

此外,麻醉後可能有血壓的變化,也會對心臟造成一定壓力;假如本身屬於心臟或腦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或是上一段提到的狀況,麻醉醫師除了詳細解釋與評估風險,甚至可能因為安全考量建議取消麻醉。

不過在門診常被問到的另一個問題是:有人說麻醉時因為病人不會喊痛,操作的醫師就算用力過猛也不易察覺,容易在推進的時候弄破腸子,這是真的嗎?

2018年1月26日 星期五

「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讀後感:年輕世代的焦慮與未來





這本書的書名來自英文的 low hanging fruit,形象是從結實纍纍的樹上垂下,毫不費力就能摘取的果實;引申的涵義則是開發中國家在現代化過程早期快速的經濟成長。

全球化的時代,相對落後的地區只要引入外資和技術,就能和青春期的孩子一樣迅速,但並非毫無極限的成長;等到這些經濟成就達到一定階段,相對的停滯就會來臨。歐美、日本、ej過去的亞洲四小龍都走過這個階段;而本書的主角就是台灣。

2018年1月23日 星期二

大腸息肉切下來發現癌細胞,一定要開刀嗎?





張先生曾經有家人因為大腸癌離世,因此他在滿四十歲那年就安排接受大腸鏡篩檢。當時發現了三處息肉,最大兩公分,當場都用內視鏡切除了。然而一周後的門診,醫師解釋說其中最大那顆病理顯示有癌細胞,不過還很早期,而且有切乾淨;嚴密追蹤就好,不必開刀。

儘管如此張先生還是十分擔心,自己還年輕,萬一癌細胞還是擴散出去怎麼辦呢?難道不用進一步檢查或是手術確保治療的結果嗎?

2018年1月10日 星期三

醫師,聽說吃了這個藥,一輩子就停不掉?





在門診或健康檢查,天天都會上演這樣的對話:

醫師:「你在家跟醫院量的血壓都偏高,已經算是高血壓,應該要吃藥。」
患者:「可是我聽說如果吃了藥以後,一輩子就停不掉 ...  而且還有人說吃久了會洗腎,我很害怕 ...」

這種說法究竟只是道聽塗說,還是真有道理?如果您或您的家人也曾經有類似的疑惑,不妨跟我們一起往下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