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8年7月31日 星期二

有效、安全、快速的息肉冷切除術(cold-snare polypectomy, CSP)





很多人都知道,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或大腸鏡對於大腸癌有保護力;背後的原理在於這些方法幫助我們找到更多的腺瘤性息肉,把它們處理掉就能夠減少未來的大腸癌;換句話說,把息肉仔細找出來、徹底切乾淨,這樣的高品質大腸鏡才能提供最佳防護;所以對於內視鏡醫師來說,有效的息肉切除法是非常重要的。

而受檢者也許覺得切息肉是醫師的事,但這畢竟是侵入性的診療;仍然有少數產生併發症,包括出血和穿孔的機會;很多單位都會衛教術後休息一週、不要搭飛機等等,即使是為了保險起見,還是會有些許不便。最後,雖然切息肉通常不難,但遇上顆數太多、位置刁鑽,仍然可能花上大把的時間,有時候只好跟患者說這回切不完,過陣子再做一次。

有沒有什麼可以讓息肉切除可以更加有效、安全、還有快速的方式呢?還真的有:這就是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冷切除術(CSP)。在這背後,有一段醜小鴨變天鵝的故事。


醜小鴨如何變天鵝


早期的息肉移除大致靠兩種方式,一種是利用切片夾把息肉夾住,然後往後輕拉把息肉扯下。這種方法對於非常小(< 0.3 公分)的息肉是管用,但是稍微大一點的息肉,就要重複好幾次才能完成,而且過程的輕微出血會阻礙觀察,很難確定是否取乾淨。根據過往的統計,大概有六成的小息肉是夾不乾淨的。這些夾不乾淨的息肉在未來仍然可能造成病變。

另外一個方式是傳統的熱切除術。先用可通電的套環(snare)套住息肉根部,收到七分緊,稍微舉起後一邊踩電燒機同時把套環完全收緊,息肉就會在熱能與施力的同時作用下應聲落下,如果順利,剛切完的傷口不會流一滴血,只有一圈白色的燒灼痕跡。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這是標準的切除方式。

但是熱能雖然可以幫助凝血跟切割,對表皮來說其實跟「燙傷」沒兩樣,要是過程中熱能往黏膜深處傳導,就會變成「三度灼傷」,甚至引起穿孔等併發症;這也是有人採用黏膜下注射後再切除(也就是 EMR) 的理由,但另一個問題仍然無法避免,那就是延遲性出血。起初看似漂亮的傷口等到幾天後死皮脫落,埋藏在下的血管可能造成新的出血。

一公分以下的息肉,延遲性出血的比率低於百分之五,也幾乎不太會有生命危險;但是患者因此要跑急診甚至住院觀察,對醫病雙方都是很惱人的事情;有些患者可能也會覺得前面醫師「技術不好」、「沒幫我處理好」,信任感難免打折扣。即使事先局部注射止血針(diluted Bosmin)或是預先夾住止血夾,都不能完全避免延遲性出血。

回到冷切除,它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幾乎不會有穿孔與延遲出血的現象。但這是越來越多人採用之後,深入研究的發現;在早期它根本不入流,只被當作一種技術失誤:如果在息肉切除時,醫師還沒來得及踩電燒機,助手就把套環收得太緊喀斷息肉,其實就是一種「冷切除」,沒有電燒下傷口常常會看似血流如注,在過去還可能加上氣急敗壞的一陣責備。




冷切除的奧秘為何?


在 1992 年的一篇論文中,有人開始嘗試用冷切除處理小於 0.5 公分的息肉,並且證實初步安全無虞。跟世界上許多研究一樣,這個非主流的嘗試起初並沒有什麼迴響。但在進入 2010 年前後,開始出現越來越多使用冷切除的研究,也持續證明針對小息肉,冷切除比熱切除可能更加安全,徹底切除的效率和程度也毫不遜色。

有些團隊嘗試從組織的角度去分析:在顯微鏡下大腸壁由內到外可分為五層,冷切除通常只削下淺部的黏膜層與黏膜肌層;而熱切除則通常會削到第三層的黏膜下層,甚至可能傳導到肌肉層或更深導致併發症。延遲性出血的一大原因就是深層血管露出表面,而冷切除既然保全深層組織,也不會過幾天「燙傷脫皮」,自然不會產生延遲出血了。

不需使用電燒機,也不用預先注射防止熱傷害,更很少需要使用止血夾預防出血,使得冷切除術速度很快;常常手起刀落,短短的時間也可以切個五到十顆息肉;對於繁忙的檢查室來說是非常理想的選擇。最後,相對於單純使用切片夾取,冷切除對於 0.4-0.7 公分這個範圍的息肉也能更容易切乾淨。

目前在國際上,對於介於 0.3-0.9 公分左右的息肉,冷切除已經成為主流,也分別被被歐洲內視鏡醫學會(ESGE)以及美國多專科學會指引(USMSTF recommendations)接受。但習慣傳統熱切除的支持者還是存在質疑,有人認為冷切除沒有電燒切不乾淨,也有人覺得沒有電燒容易在切除後有立即性出血;甚至對於冷切除不熟悉,會覺得有時難以執行。


成功的冷切除需要專門器械與技術


事實上,幾篇針對病理組織的分析研究已經推翻了上面的質疑。一般小於一公分的息肉幾乎都屬於良性,從黏膜層長出,因此只要黏膜層有被切掉,冷切除與熱切除的效率相當。只要在術前慎重評估,對於有惡性疑慮的息肉,避免採用冷切除技法即可。

此外,成功的冷切除需要與熱切除不同的手技;一般在熱切除時需要調整內視鏡角度,把息肉輕輕抬起,避免熱能傳導過深;而冷切除則相反,除了要刻意抓大,要有下壓的動作,還需要把息肉擺在套環的中間至根部再收緊,才能確保切除的完整性。為了讓效果更佳,冷切除一般會使用尺寸較小而堅硬的套環,這也是和傳統方式的重大差異。

冷切除的傷口雖然看起來容易流血,但幾乎都會快速自行止血,即使是出血較為明顯的狀況,只要略加處理後,就不會產生延遲性出血。相較於剛開始傷口看似美觀,卻可能產生延遲出血的熱切除,冷切除的效果相仿,但安全性高且快速,也因此已經逐漸成為切除小息肉的普遍選擇。

對於患者來說,冷切除的方便性在於絕少併發症,後續的活動甚至搭機出國等受限相對減少。雖然具體仍然要視病灶情況,無法不分青紅皂白的一律採用冷切除;但是多掌握這樣重要的主流技術,對於醫病雙方,都會是很大的福音。

以下是我的冷切除示範影片(包括英文技術說明,切除畫面可見 1:50 秒處):




小結


對於小於一公分的息肉,冷切除已經是廣為接受的技術;不僅安全、有效,而且快速。對於患者也有一些方便的好處。但要達到最好的效果,需要在器械和技術上做相應的調整。


延伸閱讀

  1. 大腸息肉切除知多少
  2. 大腸早期癌治療:ESD 與 EMR 的瑜亮之爭
  3. 泡在水裡切息肉?認識水下黏膜切除術

掛號與門診由此入


歡迎由下方 FB/line 分享,追蹤我的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