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年6月22日 星期四

想讓事情如你所願?不妨學學「畫布策略」





前陣子朋友對我說,他想在單位裡辦一個定期的跨部門討論會;雖然出發點是希望藉此向對方多學習,但長期來說對雙方未來合作也有好處;而且這種形式的會議本來就很常見,應該也不會遇到太大阻力。可惜萬事齊備只欠東風,跟上司開口時三兩下就被「目前沒有適合舉行的時間」為由否決了。

聽到他的故事,我心裡突然浮現前陣子在菁英日課專欄與 Tools of Titans 這本書裡學到的「畫布策略」,這是美國暢銷作家哈勒戴(Ryan Holiday)根據自己的閱歷與經驗分享的秘訣。

在文藝復興時代,頂尖的藝術家會與教會或貴族合作,有時甚至需要遠行到外地。在那個時代,長距離旅行可是大工程。因此藝術家的徒弟除了學習創作,也往往身兼僕役的角色,需要幫老師打點生活所需。畫布策略便是:把自己當作那位徒弟。當老師開始揮毫前,就準備好所有器具,把畫布擺上適當的位置,讓老師能夠心無旁鶩的創作。

你或許會想,這樣做也許讓老師留下了更好的印象,讓他更願意指導你;但是老師也可能認為這只不過是盡學生的本分,並不算什麼。又好比學生為教授準備簡報,結果大受好評;但台下的聽眾只會佩服大師的風采,看不到其他人賣力的付出。如果到頭來只不過是為人作嫁,何必這麼辛苦呢?

就算不考慮老師和長官的反應,也有理由值得我們這麼做:下面是哈勒戴舉例說明的故事。


有時候只需要一張入場券


在古羅馬有一位著名的諷刺詩人馬修。他主要的藝術成就是寫實戲謔地呈現當時上流社會的燈紅酒綠。不過他其實出身低微,在年輕時還為了謀生過擔任有錢人的開道隨從( anteambulo),這個工作講白了就是跑腿小弟,還附帶一個時人認為很重要的任務:在主人外出前,預先把必經之路打掃乾淨。

當時馬修同時受雇於兩位富豪,時常被呼來喚去的生活想必不好受。在他後來的作品裡,這位文青老前輩,也對於有志氣有文化的自己居然被當成下人使喚非常忿忿不平。但是哈勒戴指出,馬修如果沒有這種經驗,不太可能有機會貼身觀察這些上流人士,藉以累積寫作素材,或許就此一輩子沒沒無聞了。

這其實和大企業的實習工作也有雷同之處。有人會認為低薪聘請年輕人是資本家的剝削行為,但能否從工作中培養能力跟下個階段的本錢也同樣重要。受雇於大企業除了履歷加分,其中的文化、制度、多部門的橫向協作可能是其他地方難以見識到的。

如果根據畫布策略,我們的任務就是盡己所能讓每天的工作都能順利完成不出差錯;這和職位與權力無關,需要的是敏銳的觀察力、圓融的協調技能、還有勇於任事的態度。隨著時間經過,很可能因此接觸不同業務,培養多方的能力,更逐漸成為眾人間不可或缺的存在:這就是前往下一場舞台的門票。


拉別人一把,等於拉自己一把


回到我朋友的例子,如果根據畫布策略,我應該怎麼建議他?

我對他說,原先他的主管很可能是沒有心力去籌備這個活動,所以婉拒了提案。我建議他再次向主管爭取,只不過這次他得主動表示自己可以完成後續的聯絡與細節,只需要主管的一句授權即可。

他接著問:「那另一個部門呢?」我說,只要有主管的授權,就相當於主管的代表,幾乎等同主管親自去聯絡。只要這個活動確實有建設性,態度和緩客氣,不難找到願意合作的對象,甚至也能夠提到,未來如果討論會有精彩的內容,也可以整理成論文,相信這樣的誘因是足夠的。

最後我補充,退一萬步講,只要討論會辦得成,起碼每次交流學到的知識與經驗是自己的。倘若上了軌道,越辦越精彩,別人會注意他的表現,主管也會樂觀其成。「不過到時候嘛,一定要告訴大家,多虧主管的玉成,這件事情才能夠順利推行。」眾人看在眼裡,或許下一份任務就會默默的交付給他。

以上,就是畫布策略的連續技。或許有人會評論,這是種以退為進的算計;其實再讀一次就能體會,這只是為了在不麻煩別人的前提下,順利完成工作的態度。確實一開始的出發點可能是為了自己,但在過程中受惠的其實是身邊更多的人。假如再問一句,你希望自己有一位像這樣的同事嗎?我相信大家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我們處在一個高度協作的世界,單為自己建築高聳獨立的堡壘已經不再有用。當我們為別人鋪平道路,其實也等於是引導他前進的方向;正如畫布的材質也會決定作品的格局。你對世界的影響,最終決定世界如何評價你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