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向腸癌宣戰——腸胃科醫師的角色(中)





除了利用糞便潛血篩檢,陽性患者再交由大腸鏡確認以外,直接採用定期的大腸鏡檢是目前唯二被證實能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的方式。但受限於侵入性、資源與接受度的考慮,目前直接把大腸鏡列為第一線檢查的國家並不多。

目前的共識是絕大多數的大腸癌是由腺瘤(adenoma)產生,而隨著年紀增長,腺瘤的比率亦會隨之增加相較於糞便潛血檢查,大腸鏡的優勢在於能直接偵測並移除腺瘤,主動降低未來轉化為癌症的風險。如果直接以大腸鏡篩檢,通常建議一般人自 50 歲起接受首次完整大腸鏡,視檢查結果決定下一次的追蹤時間。


大腸鏡檢(Colonoscopy)的價值


除了利用糞便潛血篩檢,陽性患者再交由大腸鏡確認以外,直接採用定期的大腸鏡檢是目前唯二被證實能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的方式。但受限於侵入性、資源與接受度的考慮,目前直接把大腸鏡列為第一線檢查的國家並不多。

目前的共識是絕大多數的大腸癌是由腺瘤(adenoma)產生,而隨著年紀增長,腺瘤的比率亦會隨之增加相較於糞便潛血檢查,大腸鏡的優勢在於能直接偵測並移除腺瘤,主動降低未來轉化為癌症的風險。如果直接以大腸鏡篩檢,通常建議一般人自 50 歲起接受首次完整大腸鏡,視檢查結果決定下一次的追蹤時間。

就筆者的觀點,大腸鏡的價值在有症狀的患者身上更為明顯;除了大家熟知的排便習慣改變、裡急後重(tenesmus)之外,血便與新發生的缺鐵性貧血其實是更常被忽略的警訊。不只是高風險的潛在患者,甚至對年輕人也不能掉以輕心。

在過去,無其他症狀的血便常被視為痔瘡來處理,在年輕患者(小於 50 歲)
更是如此;但目前腸胃科專家的共識認為,考慮到大腸癌在全世界的高盛行率,即便肛門指診能摸到痔瘡,也無法排除大腸腫瘤的可能性。2017年的美國大腸癌篩檢共同指引[4]USMSTF guideline)便提到,針對大腸癌年輕化,對於年輕人有包括血便在內的症狀,都要考慮大腸鏡檢


大腸鏡品質指標與追蹤間隔


為了提升大腸鏡檢的效率,各國均有訂立相關品質指標(quality indicator),要求清腸的乾淨程度、檢查醫師對病灶的詳細觀察與紀錄,以及移除肉眼可見的腺瘤等;最重要的指標即為腺瘤偵測率(adenoma detection rate, ADR)。ADR 一般要求在 25% 以上,也就是合格的內視鏡醫師平均每四次大腸鏡至少要發現一次腺瘤。

ADR 表現不佳和所謂的大腸間期癌(interval colon cancer)有關,一言以蔽之,大多是在前次檢查中遺漏或處理不完全的病灶,導致患者在下次排定的檢查前就發生大腸癌;國內研究顯示篩檢患者後續發生間期癌的比率約為 1.14/1000 /[5],較國外的研究高出兩到三倍,顯示仍有持續進步的空間。

曾接受過大腸鏡的患者後續的檢查間隔,我們根據   USMSTF 指引列於下方(表1./註)。國內實務上建議的追蹤時間往往遠較此為短,這反應了對大腸鏡檢品質的信心不足,只好藉縮短間隔以減少可能的間期癌,如此會導致鏡檢數目大幅增加,也可能增加併發症。要改善以上情形還要靠學會的宣導、醫師的自我要求與患者的衛教。

最後,專人進行的清腸衛教(包括所謂的分次劑量 split dose)以及適當的麻醉,也有助於改善大腸鏡品質。麻醉的服務可以減少患者對受檢的恐懼,提高完整檢查的機會,並允許醫師可以在同次檢查中盡量移除息肉。只要有受過訓練的人員,併發症其實是相當低的;以上也是提供大腸鏡檢的機構值得特別注意之處。


圖 1. 初次大腸鏡後追蹤時間:以上的前提為高品質大腸鏡,且所發現的腺瘤性息肉均有徹底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