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向腸癌宣戰——腸胃科醫師的角色(上)





(本文為與曾政豪醫師共同執筆完成,將投稿台灣醫界雜誌;以下系列文章為初稿,屆時正文以雜誌刊登內容為準)


引言


近十年間,大腸直腸癌早已超越肝癌與肺癌,成為台灣每年新發最多的惡性腫瘤;更有甚者,台灣於 2015 年每十萬人的年發生率(incidence)也達到 45.1,在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發生率亦達全球第一;面對這樣的局面,有效的防治策略實在刻不容緩。

除了減少根本的危險因子,早期篩檢與治療是控制癌症最為實際有效的方式;大腸直腸癌因有以下三大要素:可識別的危險因子(年齡、家族史)、方便準確的篩檢工具(糞便潛血、大腸鏡)、有效的早期治療(內視鏡切除、手術),而成為相當可望藉由篩檢防治的理想對象。

以美國為例,雖然沒有政府自上而下的補助篩檢,但在醫界的努力下糞便潛血涵蓋率高達70 %,輔以高品質的定期大腸鏡檢;近年開始不論是大腸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都雙雙下降,這是十分振奮人心的消息,也提醒我們每一位接觸潛在患者的臨床人員都應該更加努力。

接下來,我們將從現行台灣的篩檢策略、大腸鏡檢和早期癌的內視鏡治療,最後提及針對遠端轉移或合併腸道阻塞的進行癌(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患者,腸胃科醫師在各階段所能提供的幫助,希望這些資訊能夠讓各位會員了解最新的預防與治療趨勢,更能因此減少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並改善患者的預後。


糞便潛血免疫法篩檢(Fecal immunologic test, FIT)


在我國,糞便潛血作為大腸直腸癌的第一線篩檢已經行之有年。經由篩檢發現的腸癌,早期癌的比率遠比有症狀才就醫者高。但很多人也許不知道,近年的檢驗方式主流已經從過往的化學法(chemical fecal occult blood test)轉換為更加準確的免疫法,目前國健署針對 50-74 歲民眾兩年一次免費篩檢,也是採用免疫法

化學法作為第一代的篩檢方式,原理是利用氧化還原法,藉由血液中的血基質(heme)作為催化劑加速反應,間接偵測微量血液的存在。美國至今仍以化學法作為主要篩檢方式,系統性回顧顯示每兩年一次的篩檢,約可降低兩成左右的大腸癌死亡率,而且保護力可長達 30 [1]

然而根據學理,化學法至少有下面的三個問題:(1)許多藥物或食物包括蔬菜、維生素 C 含有抗氧化劑,或是鐵劑、紅肉等有類似 heme 成分,假陽性與假陰性偏高、(2)需要較大量的檢體才能提供可靠的結果(連續三套)、(3)無法與上消化道出血做可靠的鑑別。

儘管有研究[2]認為化學法採取糞便前不一定要限制飲食,但飲食會造成影響的觀念,容易讓患者感覺不便而降低篩檢的普及率,更可能誤導判讀(把「陽性」結果錯解成飲食的影響)。此外化學法不只驗到下消化道出血,當上消化道存在大量出血時,血液會快速通過腸道,同樣呈現陽性反應,造成出血部位的混淆。

為了減少上面的問題,免疫法改變了偵測的目標:它所針對的是血紅素中的球蛋白,由於球蛋白在消化過程中幾乎會被破壞殆盡,不像 heme 可能會有少數殘留,更沒有食物、藥物影響判讀結果的疑慮;所以免疫法可以更專一(specific)的針對下消化道出血,而患者也完全不需要限制飲食

糞便潛血在實務上有三個需要強調的概念,首先是針對肉眼可見的疑似出血,不應藉由糞便潛血來確認,也不宜用微量的上消化道出血解釋陽性結果,如此很容易造成誤判;較理想的做法是針對前者直接安排內視鏡尋找出血點,而一旦潛血檢查陽性,仍須安排大腸鏡檢排除病灶。

其次是糞便潛血陽性,務必及早接受大腸鏡(三個月內)且不應以再做一次潛血來做確認;本土的資料顯示[3]:糞便潛血陽性的患者約有 5% 罹患有大腸癌,約半數有潛在癌前病灶(包括 15% 有進行性腺瘤及 45% 有腺瘤)。對判讀的認知錯誤,可能導致防治與篩檢的效果功虧一簣。

最後是糞便潛血陽性,若大腸鏡檢正常,是否應接受胃鏡檢查?原則上除非有症狀,或觀察到黑便或血便(不應安排潛血檢測);無論化學法或免疫法,仍是大腸鏡優先;若結果正常,免疫法者不見得要做胃鏡,但如果合併缺鐵性貧血,則必須追蹤胃鏡。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1. Lin et al, Screening for Colorectal Cancer: Updated Evidence Report and Systematic Review for the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JAMA. 2016 Jun;315(23):2576-94. 
  2. Pignone et al, Meta-analysis of dietary restriction during fecal occult blood testing. Eff Clin Pract. 2001;4(4):150.
  3. Chiang et al, Difference in Performance of 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s With the Same Hemoglobin Cutoff Concentration in a Nationwide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Program. Volume 147, Issue 6, December 2014, 1317-1326
  4.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Recommendations for Physicians and Patients From the U.S. Multi-Society Task Force on Colorectal Cancer. Gastroenterology. 2017 Jul;153(1):307-323
  5. Chiu et al, Faecal haemoglobin concentration influences risk prediction of interval cancers resulting from inadequate colonoscopy quality: analysis of the Taiwanese Nationwide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Program. Gut. 2017 Feb; 66(2): 293–300.
  6. Moss et al, Long-term adenoma recurrence following wide-field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WF-EMR) for advanced colonic mucosal neoplasia is infrequent: results and risk factors in 1000 cases from the Australian Colonic EMR (ACE) study. Gut. 2015;64(1):57. 
  7. Yamada et al, Long-term clinical outcomes of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for colorectal neoplasms in 423 cases: a retrospective study. Endoscopy. 2017 Mar;49(3):233-242
  8. Cirocchi R et al,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iver metastases from colorectal cancer.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2


追蹤我的專頁


歡迎由下方 FB/line 連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