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4月30日 星期四

(醫療)在職博士班是什麼——非正式調查兼腦補心得





對很多人來說,要不要去念在職研究所應該都是很糾結的事,我個人也不例外。在晃晃悠悠的摸索幾年後,我終於決定踏上這條路,要在今年下半年就讀臨床醫學研究所的博士班。我是甄試錄取的,所以在面試前就已經大致想好未來希望可以做的方向,也和指導教授碰面請教過。

但雖然看起來我做了一些準備,其實心裡還是非常忐忑的。在順利錄取後至今,我常常在想幾個問題:我的研究從零開始,真的有辦法順利做出結果嗎?看起來別人都做厲害到我看不懂的東西,從學會到致用要花多久啊?我現在沒有專職助理加上資源也不多,做得來嗎?

其實上面這些煩躁的問題可以濃縮成一句:我能不能別花太多時間,順利畢業?畢業當然是最實際的事,最近幾個前輩跟我聊天,結論都是總之趕快畢業要緊。但煩惱其實不只如此:研究與修課必然會壓縮自己的時間,不只可能影響收入跟臨床精進的機會,也需要仰賴家人的體諒與幫助,更考驗邁入中年的體力。

既然無論結果如何都要有付出。那麼,比起能否畢業,更重要的問題應該是:「我為什麼要念博士班?」畢竟有了明確的目標,才能考慮這些付出值不值得。接下來的問題,則是我們要如何完成目標,這也是今天這篇文章的緣起。雖然我才剛準備要念,但是不是能在那之前,聽聽各種不同人的心路歷程,給自己的心態打個疫苗呢?



「在職博士班心得分享」計畫


一般人最直覺的想法是,找到身邊幾個順利踏過這段的優秀前輩,記取它們的長處,明瞭箇中的辛苦,藉此少走一點冤枉路。雖然我完全認同這種思路,但總覺得這樣會流於「倖存者偏誤」;也就是說,在關注郭台銘跟馬雲的事業之餘,如果能看看那些創業失敗的人,對於前者的理解反而會更深刻。

只是在生活中光是遇到願意侃侃而談的優秀前輩已經不易,要去找嘗試闖關但鎩羽而歸、或是陷入苦戰的朋友聊聊他們的經歷,有時無異傷口上灑鹽。另外每個人生活圈有限,有時連找到一個擁有類似經驗的友人都困難。於是靈機一動,想到如果設計一個匿名表單,讓有類似經驗的網友們談談自己的甘苦,或許更容易挖掘到真實的心聲。

在這個想法下,我設計了這樣一個表單。儘管在網路上我的交遊一如現實不算廣闊,兩天內仍然有接近 15 位朋友願意做答。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溫暖而寶貴的經驗,畢竟願意把屬於個人的私密經歷(有些甚至不太愉快)分享給陌生人,即使自己隱身在網路之後,還是需要相當的勇氣與慷慨。雖然所有人都是匿名,我在問卷末尾仍然徵求他們的同意,是否願意把這些分享公開。因為我相信,會有更多像我這樣的人,能夠從這些經驗中獲益。

以下我簡單整理大家的分享,針對具體的感受細節,特別是經歷過的困難,我只會把同意公布的部份放上。最後一段則附上我的評論。


攻讀博士:為何而來,如何而去


在這些回應中,大概只有三分之一已經從博士畢業,還有些人是念碩士。從博士班畢業的幾位,大致上都花 5-6 年得到學位,有些碩士花的時間還更長一點。至於念研究所的理由,絕大多數都和升遷與職業要求有關係,其次是想學東西、對博士頭銜的嚮往、對研究有興趣,三者的比例很接近。

對於念博士班遇到的困難,最多人反應的是時間不夠用。而最大的收穫則多半是知識與人際上的,比如對學術研究的有更多的理解和結交不同領域的師長朋友等。比較有趣的是下面這個問題:「博士班畢業後,有達到您的期待嗎?」儘管前面提到已經畢業的是少數,但幾乎大家都回答了這一題,回答是、否、一言難盡的也各佔三分之一。不少人對於期待的落差集中在博士所學跟自己的工作差距極大,甚至有人坦言對工作基本上沒有幫助。

最後的問題是:如果重來一次,您會給自己和後輩什麼建議?這個問題的第一高票是「找個好老闆」,可見指導教授在博士生涯的重要性。其次則是「學到東西與研究環境,比學位更重要」,接著是「就讀前審慎評估體力與時間」。

下面是一些代表性的留言(已徵得留言者同意分享):

博班就是個研究高深學問的地方,如果你念的博班不是這樣的地方,那趕快走,不要浪費時間在那裡,別的博班會更好。

三個成功的重要因素,分別為:老闆、老闆及老闆。

念在職博士班表示不會有足夠時間作研究,因此研究主題及老師挑選很重要,必須確認過程中不會影響正職工作太多,不然很容易半途放棄。

1. 醫師時間有限,時間又零散,需要毅力 2.若已成家你會需要另一半的配合和協助 3.老闆很重要,可以決定規則的老闆更重要 4.有時候學到的東西是無形的(內功) 5.切莫高估自己因年歲增長後的學習動機及能力,一目十行、一目一行、十目一行。

沒有研究熱忱,只是想要博士頭銜,勿念博班

(作者嘆曰:升官發財請走他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


我的心得:在職博士班是知識與人生的雙重冒險


以一個還沒入學的人,要討論博士班的本質肯定不夠格。但我想就這次的網友分享,還有自己在此段時間的所見所聞下個註腳。先從我自己的經驗談起。

我會想唸博士班,主要有三個因素:希望成為更好的自己、尋求職業能力的提升、還有未來職務的實際考量,三個因素的比例量化後約是 45:45:10。之前常常聽一位作家吳軍(正好他也是博士)的專欄,他提到 Google 最大的特色之一是非常愛聘用名校的博士,即使是一般大學生或碩士就可勝任的職位也是如此。背後的理由是:「碩士可以把你帶到別人到過最遠的地方,但博士可以把你帶到別人沒去過的地方。」也就是說,當一個博士畢業生,尋求和培養的,就是系統的獨立研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上面吳軍寫的引號內那句話打中了我的腦袋,平心而論,這些能力也不是非得要念博士才會有,但只能說人偶而還是得要有一些嚮往與憧憬才會有動機去嘗試不同的事。客觀來說,我也對一些研究課題有興趣,但現有的資源與能力沒辦法在格局上做出突破,因此我也期待若能有厲害的老師加上資源,我才能夠更容易開展下一個副本,因為如此我就去唸了博士。

我認為念博士本質上就像拓荒,這是絕大多數卡關者會苦戰的原因。不管是哪個領域哪個學門的博士,要畢業總是要做出新的發現,即使這個發現在當下可能看似微不足道。這種從無到有的過程,並不是大多數人生活與工作的常態。以求學和專科醫師的訓練來說,高中三年畢業,大學七年畢業,專科醫師幾年完訓,都是確定性非常高的事情。你只要按表操課就好,時間到了,大多數人就會得到證明,排隊往下一關走;但研究所尤其博士班並非如此。

知識拓荒的過程,另一個關鍵是資源的取得與運用。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強調老師很重要,博士班的老師也不像中學或大學老師照本宣科上固定的教材,而是引導學生研究的方向,並且利用自己的知識與資源協助他。如果老師上面兩點都做不到,學生就會變成毫無方向,也缺乏牛羊種子的開拓者,最後難免落難於荒野之中。對於在職人士而言,犧牲時間甚至收入去做看不到終點的拓荒,是很令人沮喪的。

所以在念在職博士之前,較好的心理準備應該是:我想要鑽研某項問題,我希望博士班的老師與學習,可以帶給我足夠的能力與資源去解決它。因此,花時間去尋找在能力、資源、領域和個性上適合自己的導師,絕對是第一要務。另外念研究所就是要做研究,所以如果沒有打算長期把研究當作一個人生目標,念博士很可能就是走錯了路。假設只是「想學東西」,即使是統計等看似高深的學問,其實自己念書或修課就夠了。
 
博士班所做的常常看起來跟正職工作沒有關係,最簡單的解決方式就是讓這些知識乃至於方法學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這就是為什麼,如果只是為了文憑念博士會非常辛苦的原因。反而是能早些畢業,甚至日後持續有成的,都是「態度正確」。也就是說,不是博士班讓他們畢業,而是他們選擇成為一個博士:把在這段歷程學到的,看到的,有意識的實踐與拓展在未來的生活,做到真正的學以致用。

簡單摘要一下:從很多人的經驗來看,決定在職博士班能否順利的,是自己的動機、時間以及導師。博士班最理想的狀況是讓博士班的所學與資源幫助自己完成研究目標,並養成可以帶走的能力(獨立解決問題、與人合作、調度時間與資源),如果看透這一點,學位本身或許只是副產品;不是不重要,只是不那麼重要。

謹以這篇文章當作給自己的小小勉勵,也希望對於還在觀望,或是陷入困難的人一些方向。祝我自己,以及正在這條路上奮鬥的人們,都能有更順利開闊的未來。


歡迎由下方 FB/line 分享,追蹤我的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