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8月30日 星期日

發作很難搞,長期很困擾——談談潰瘍性大腸炎





最近日本在位期間最長的首相安倍晉三,因為自認身體狀況無法負荷,宣布在臨時選舉出下任首相後辭職。根據報導,他從年輕時就有「潰瘍性大腸炎」的宿疾,在他的前一個首相任期,就已經以宿疾惡化為理由請辭。結果在十多年後,他還是因同樣的疾病復發而不得不向身體狀況屈服。

潰瘍性大腸炎對大家來說可能是個陌生的疾病。為什麼堂堂的日本首相,在有最好的醫療照護下,也會屢次不得不向這個病妥協?它究竟多麼頑強,從年輕開始就可以糾纏一個人的健康?哪些人容易罹患這種病?一旦罹病又該如何自處與治療?今天我們用這篇文章,簡要的向大家揭開潰瘍性大腸炎的面紗。


潰瘍性大腸炎究竟是什麼?


潰瘍性大腸炎是一種大腸反覆慢性發炎的現象,這種慢性發炎並不是特別的細菌或病毒感染,或者特定的物質刺激,而是免疫反應失調造成的結果。雖然確切的病因尚未完全釐清,但患者本身的基因、成長環境和過去的感染與藥物可能都有部分的腳色。由於發炎主要是異常的免疫反應引起,除了傳統抑制與調節免疫的藥物,近年來也已經有更多作用目標單一,效果良好的生物製劑(biologics)加入戰局,讓患者有更多更好的治療選擇。

潰瘍性大腸炎有一個很類似的兄弟叫做「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兩者合稱為「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兩者的表現有時難以分別,但潰瘍性大腸炎的病徵主要集中在大腸,不像克隆氏往往會侵犯小腸,而且前者通常由離肛門最近的直腸一路向上延伸,而且發炎是從最表淺的黏膜層開始,不像克隆氏症直接影響到肌肉層。這些差異,也讓兩者的症狀和併發症顯得不太一樣。

潰瘍性大腸炎最常見的症狀是持續數週以上的腹瀉或血便,並可能會造成發燒、腹痛或體重減輕。大家聽到這個症狀可能會想:這聽起來跟大腸癌很像?確實如此。雖然只靠症狀並無法有效的判別兩者,但潰瘍性大腸炎常常會發生在 15-30 歲的年輕人身上,而這些人幾乎不太會發生大腸癌。

一般來說單純的腸躁症很少讓體重減輕或血便。因此,當一個年輕人出現上述的症狀,還是要盡早就醫做確認。潰瘍性大腸炎也可能找上中老年人,有人認為 50-80 歲是另外一個疾病的高峰,這要跟大腸癌區分就更困難了。整體來說,潰瘍性大腸炎的發生率在亞洲大概是十萬分之一到三,並不算常見;但近年開始有觀察到漸漸增加的趨勢。因此,醫護人員對這個疾病值得更多了解一些。


潰瘍性大腸炎會怎麼樣?


潰瘍性大腸炎最大的特徵是常常會反覆發作,有時甚至可能爆發嚴重的腸炎。嚴重腸炎的特徵是會出現大量血便與腹瀉,甚至可能會因發炎太厲害引起腸道穿孔破裂,需要緊急手術的狀況。就算沒有這些狀況,反覆的發作也會造成患者很大的困擾,影響工作、學業和生活品質。

另一方面,潰瘍性大腸炎也可能會合併一些腸道外的疾病,像是關節炎、眼睛的葡萄膜炎或是肝膽的免疫疾病等。更麻煩的是,由於大腸的慢性發炎,患者長期的大腸癌機率也會增加。根據統計,罹病 30 年的患者大腸癌發生率約是 7.5%,高於一般人終生罹患大腸癌的機率(4%)。所以潰瘍性大腸炎就算沒有症狀,也不可掉以輕心

對於侵犯範圍較廣,罹病時間較長的患者,定期的大腸鏡追蹤非常重要。相對於一般的大腸癌由息肉產生,潰瘍性大腸炎的癌前病變比較不容易發現。需要由專門的醫師配合染色與影像強化的工具,方能提升病灶的檢測率。好消息是,規則的藥物治療,除了減少發作的頻率,更有機會降低長期的大腸癌風險。從這邊可以了解,對於這些患者持續追蹤與有效治療是多麼重要的事情。


如何診斷潰瘍性大腸炎?


潰瘍性大腸炎最重要的工具是大腸內視鏡與組織切片。在內視鏡下,可以看見從直腸開始的發炎,較嚴重的個案可能合併潰瘍與出血。另一方面,不論是否真有潰瘍性大腸炎,都可能因為其他細菌、病毒感染,甚至腫瘤造成相關症狀,所以切片檢查可以幫助我們排除其他的診斷。反過來比較棘手的是,許多發炎在顯微鏡下有類似的特徵,所以無法單靠病理切片「確診」潰瘍性大腸炎。在有疑慮時,要配合臨床症狀、病程與其他資料評估,必要時需要會診專家。

大腸內視鏡除了在初診斷時很重要,在後續的追蹤、症狀復發時、以及大腸癌的篩檢都非常重要。特別在定期的評估時,可以藉由大腸鏡的發現定義目前疾病嚴重度。有時候患者自覺沒有症狀,其實發炎依然相當嚴重。在大腸鏡下,可以由一個簡單的梅約評分系統(Endoscopic Mayo score,0 分正常,3 分為最嚴重),來評估目前的發炎狀況。藉以評估治療的反應,甚至知道患者有沒有認真配合治療。




潰瘍性大腸炎的治療


潰瘍性大腸炎的治療概念與工具在過去十幾年已經有長足的進步。最早的治療只著重在症狀控制,當控制不了或發生嚴重併發症時就需要開刀切除部份或全部的大腸。近年來,各種效果優越的新藥物出現,大家也開始越來越具備「超前部署」的概念:當患者情況需要,經濟與各方面條件也許可,會提前使用生物製劑以加強治療效果,減少併發症的發生。不僅患者的症狀與生活品質改善,需要手術的個案也減少了。

對於發炎侷限在直腸或左側大腸的患者,單單使用塞劑或灌腸的藥物可能就會有相當好的效果。一旦效果不彰或是侵犯的部分更廣,就需要用上口服的免疫調節劑像是氨基水楊酸(5-ASA, 如 sulfasalaine 或是 mesalamine)、免疫抑制劑如 azathioprine 或是 methotraxate、或是類固醇等等。在比較嚴重的發作時,口服或針劑類固醇的效果不錯,但長期使用的副作用較多。因此,在症狀緩解後,醫師會盡可能的把類固醇逐漸減量並停用。

近年來各種針對不同標的的生物製劑,對潰瘍性大腸炎有比上述傳統藥物更好的效果。像是各種抗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anti-TNF-alpha inhibitor,可以阻擋潰瘍性大腸炎相關的劇烈免疫發炎反應),以及整合素抑制劑(anti-integrin inhibitor)、介白素抑制劑等,越來越多的新藥加入治療的行列。

要注意的是,以上的生物製劑並不全都有健保給付,並且申請的條件通常會以急性嚴重發作,或是慢性發作合併藥物控制無效才可以申請,另外也有使用的期限(可參考這裡),不同的生物製劑適合的族群可能也有些微的差異。因此,和專精於相關疾病的醫師共同諮詢討論是很重要的。

由於潰瘍性大腸炎在歐美更常見,相關議題常常是國際學會的重要熱點。隨著大家對此疾病的理解更深入、生物科技的突破以及診斷意識的增長,台灣已經有不少診療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專家,能夠造福更多的患者。希望上面的介紹,可以讓大家更了解這個疾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歡迎由下方 FB/line 分享,追蹤我的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