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年3月24日 星期五

IQ 重要? EQ 重要 ?還是以上皆非?





這篇文章的靈感來源是從萬維綱先生在羅輯思維節目的音頻而來。此外最近也看到一些 EQ 跟 IQ 的討論,心血來潮做了功課想分享心得。順便介紹一個比較少聽到的名詞叫 g factor ,或是一般智能(general intelligence)。在深入探討這個新鮮的名詞前,我們先來思考一個問題。

近年社會的主流想法是 EQ 比 IQ 重要,這是很吸引人的概念,不以一次性的天賦或測驗成績定生死,有好的人格特質與情緒管理才能走得長久;不是很合理嗎?

似乎還真的不是。早期宣稱 EQ 與工作表現或成就有關的研究,包括大多您能夠在科普書籍看到的,大多有方法學上的問題;反過來說,儘管 IQ 並不代表絕對的人生成就,高  IQ 的人士通常在工作上表現比較好

許多學者如 EQ 這本書的作者 Daniel Goleman 宣稱,一個 EQ 高的人,至少有著更佳的情緒管理,因此容易成為可靠的領導人,不是嗎?然而有研究發現,在除去技能與人格特質的影響後, EQ 就跟領導力沒有顯著的關聯。古今中外許多傑出的領袖,也不是以善良仁慈出名的。

歸根究柢, EQ 理論的風行可能也跟對於 IQ 概念的反彈有關, EQ 高的人通常惹人喜愛,我們希望好人成功。而此外 IQ 決定人生也有點命定論的味道。所以 EQ 帶來成功真的是一個政治正確而又富有吸引力的概念,不過目前科學上的證據,可能會讓支持者失望了。


會做事的,通常也比較會做人


而我們接下來要探討的 g factor ,也能稱作「總體認知能力」,在二十世紀初就有人提出;更簡單的說法就是把一件事情做好的能力。試想,有些人工作能力非常高,一個人可以完成好幾個人的事;但是在密切協作的現代社會,單打獨鬥已經不夠,還要具備規劃、協調,才能完成大型計劃。

所以簡單來說, g factor 就是(和大家一起)完成工作的能力,這個數值表現好的人,就是我們所謂的優秀人才。聰明的您可能已經聯想到, g factor 具體的面向其實就包含了傳統的 IQ 以及 EQ 。

此外 g factor 是可以利用類似智力測驗的方式評量的,這些工具不僅經過驗證,計算出來的成績,也就是個人的 g factor 數值,已經被學術界認為是作為預測未來成就最可靠的指標之一。

有趣的是, g factor 存在下述的特性:

  1. g factor 的結果和智商測驗的結果高度相關
  2. g factor 與遺傳高度相關,後天因素也會影響,但比例不高
  3. 承上,家庭教育提供的 g factor 很少能夠延續到成年
  4. g factor 和某些生理特徵有相關,比方腦子大、近視、身高較高。

看到這邊您可能會想說,這東西不就跟智商有 87% 像嗎?而且大部分在出生那一刻就已經決定,多麼不公平!

但容我們思考一下,在歷史的長河中,很多在戰亂年代的年輕人,比如康熙皇帝、織田信長,在還不到今日高中畢業的年齡,卻已流露出令人佩服的膽識跟手腕,這些事情要教出來談何容易?更何況他們練功的時間也沒多長,今天許多人到四五十歲還未必能達到那種境界呢。

做為領導者需要的專業、判斷以及號召眾人前進的能力顯然不是我們想像中狹義的 IQ 或 EQ 能定義的,但我們身邊一定都有那種,「我從小就知道這人以後不簡單」的強者我朋友。


小結


最後,即使我們知道 g factor 大多是先天得來,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讓我們增加相關的能力。這種研究我目前並沒有特別看到,但我的想法是, g factor 確實表示某些人具有成功的天賦。但是這些天賦的體現與其說是學業成績,不如說思考方式(學習能力、抗壓能力、做人處事...)以及認知能力。

那麼,我們可以用測驗找出這些人,或是直接感受這些人的天賦,接下來最重要的是去「了解他的思維方式」,就能嘗試去趨近他們。以上的說法沒有實證,但是我認為最合理的方式,如同孔夫子說的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能夠把這些特質綜合的,不僅會是個值得親近的朋友,也很可能是個成功的人。

對我輩平凡人,尋找幾個重要的良師益友,至少也能砥礪自己,找到方向。如果未來有更多有趣的資訊,希望還有機會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