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年12月7日 星期四

「簡報力,來自傳達力」——越基本的越重要





這本書的封面走極簡路線(右邊是我加的作者照:東京大學物理教授上田正仁),書體也很薄,第一印象就感覺應該不是傳統的簡報書。帶回家細讀之後,雖然一如預期沒有太多關於簡報的編排設計,但意外地在溝通表達上有不少獨特的洞見,也有介紹談判的基礎。對於亟需改善自己表達與說服力的人,這是本很棒的入門書籍

根據本書,傳達力分成三個層次:(字句略有修改,保留原語意)

  1. 清楚地傳達(溝通)
  2. 吸引對方的傳達(簡報)
  3. 付諸行動的傳達(交涉)

這三個層次由淺到深環環相扣,也就是說,要完成優秀的簡報或成功的談判,把話講清楚並且讓人願意聽進去,是關鍵的第一步。


你怎麼連話都說不清楚


相信大家都曾經遇過說話拉里拉雜毫無重點的人,在需要傳遞重要訊息的工作場合,這種狀況很容易引起困擾,甚至造成錯誤和損失;即使自認不是這種人,在面對時間壓力或和主管報告的時候,也可能不小心犯了這個毛病。還有一種狀況是,因為誤解了別人的需求或問題,導致雞同鴨講。

作者的建議是,在傳達或彙報訊息之前,都要先梳理主幹,然後先講結論,如果時間有餘裕再行鋪陳(所以某位名嘴為我們做了極好的示範)。這個概念簡單的像是廢話,但如果仔細想想自己或他人,在毫無準備的狀況下繞圈圈說話的場合其實不少,從平常開始訓練,直接傳達重點,就能大幅改善溝通的效率。

書裡同時舉了一個精彩的例子,假如你是個初出社會的年輕人,應徵了 A 和 B 兩間公司,你更心儀的是 A 公司,但他們在面試後遲遲沒有回應,於是就先和 B 公司說好要過去;就在此時,A 公司終於給了正式錄取通知,你考慮之後決定接受這遲來的邀請;於是你撥了電話給 B 公司,向他們說明你的決定。

下面有兩個對人資開口的範例,想想哪一個說法更好:

1.「您好,我是 xx 大學的畢業生 ooo ... 非常不好意思,有件事想跟您們說 ... 其實我在學校的時候,雖然對業務也有興趣,但更想參與行銷的部分,因此在跟您們面試的時候我也同時投了 A 公司,他們不像您們那麼快就給我回覆,所以考慮之後我先接受您們的錄取通知,不過昨天他們也通知我被錄取了;雖然我知道貴公司表現的更有誠意,但我還是很猶豫 ...」

2.「您好,我是 xx 大學的畢業生 ooo ... 有件非常令人難過的事情要通知您們,先和您們說聲抱歉:我必須婉拒您們的工作 ...」
你的說法更接近哪一個?在這種場合,很多人會意識這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希望盡量委婉,讓人感受到你的苦衷進而諒解你,只是這種繞圈的講話方式往往會造成反效果。對方很可能時間有限,而且就公司的立場,更想知道的是招募失敗的系統性原因(政策、待遇有無須檢討之處)而非個人的理由。

第二種說法除了直接說出結論,讓對方直接進入狀況之外;前面的一句「有件非常令人難過的事情 ...」就給了對方一定的心理準備,顯得不過於突兀(要知道,這個消息本身無論如何就有衝擊性)。書中特別提到,在需要通知壞消息的場合像是醫病溝通,這個方法搭配邀請式問句(我方便現在跟你們談談嗎?),效果非常好。


東大教授的簡報心法


作者本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也時常指導研究生在實驗室或學會簡報;他認為,簡報是個重要而且可以藉由不斷練習獲得的能力;但無論如何都需要用自己的話說出來,而不是單純模仿所謂高人的舉手投足。

要用自己的話說出來,他推薦的練習方式是不急著做投影片,而是依照演講時間,以「一分鐘等於一張投影片」的原則,先估計張數,在這個限度內在白紙上寫出每張投影片要講的內容。

很多人會犯的錯誤是,30 分鐘的演講預設 50 張的內容,最後再設法濃縮回 30 張;這樣就完全違背凸顯重點把話說清楚的原則。如果一開始就列好 30 張的內容,放不進去的就捨棄或放到附錄裡等人提問,才能恰當的傳達核心思想,達到吸引聽眾的目的。

此外作者認為投影片其實是個有點不人性化的教具,相較於手寫黑板,聽眾實際上很難跟上投影片滑動的速度;所以字少而大,一張投影片僅僅傳達一個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個觀點其實和之前我們介紹過的「孫正義一次OK的簡報術」觀點不謀而合。

這也再一次讓我確定自己的觀念是對的:在一個發展成熟,達到充分競爭的領域,頂尖高手的行動會趨同演化,也就是同時表現最有效率的方式,乍看起來「很沒特色,都一樣」,但其實那種武林高手各懷絕學門派林立的世界,只在剛開始大家還在摸索的時候才可能出現。


談判的精神:沒有什麼不能談


傳達的終極目標是交涉,也就是「讓他人接受自己的想法,做出令自己滿意的行動」。有些人以為談判高手是魔法師,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讓對手心甘情願被予取予求,這是完全不切實際的想法。

再怎麼厲害的談判高手,還是得由現實出發,手上拿到什麼樣的牌,大致就只能在這個範圍內盡力取得有利的成果,然而能夠促成交涉成功,讓雙方都覺得滿意的秘訣,就是必須要以雙贏為出發點。

殺價就是個好例子,買家覺得自己佔了便宜,賣家也成了一筆交易;如果是極度不對等的交涉,就算一方勉為其難接受,其實也只是強勢者以力服人,這種狀況下談判技巧的確無用武之地,但在真實世界裡,條件往往更加接近,那麼促進雙贏的談判往往就會發揮意想不到的結果。

針對談判,作者提出的幾個重要建議是:

1. 交涉是雙向的行為: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的東西,在試圖滿足自己的期望同時,也要知道對方的期望,甚至底牌;才能夠找到雙方都滿意的中繼點。而清楚傳達以及主動式聆聽(覆述對方的意見作為確認)這些基本功在此就很重要了。

2. 交涉有多元的判斷基準:談判雙方重視的事物不同,比方談工資待遇,不一定就在錢上打轉,也許老闆想要給錢,員工希望放假;在這其中的轉換折衝,雖然會提到談判的複雜度,但切入點也會隨之增加。

3. 考慮時間軸的要素:在交涉的過程裡,耐心非常重要。我們都希望盡早達成自己的目標,但往往還是要等時機成熟才能出手;獵人頭公司現在挖不動的明星,也許在企業突然的人事變動後,時機就出現了;但如果在之前操之過急,讓人印象不佳,或許就只能徒呼負負了。在適當的時候發揮耐心,永遠是值得思考與修鍊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