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

「模範領導的養成」心得:領導力,絕非主管限定





談到領導力,你的心中會浮現什麼?是否會覺得這象徵一呼百諾,萬人擁戴,是少數人才有的天賦?又如果有一本教你培養領導力的書,你預期它會強調那些重點?

和這本書的相遇純屬偶然,如果它被擺在「職場/心理」這個類別,大概會就此緣慳一面;幸好當時它是和其他主打的 non-fiction 類書做鄰居,隨手翻翻覺得不錯就帶回家。讀過兩遍以後確實感受到幾項很受用的觀點和建議,在這裡和大家分享。


關於領導力的兩大迷思


書中從開始就強調,一般人對領導力最大的迷思在於「這是專屬少數人的能力」,其實並不是這麼回事。確實有不少居於主管職位的人,並無法展露出相對應的領導能力;但如果我們看看身邊表現優異的領導者,進一步追溯他們在站上這個職位之前的表現,也會發現很多人也是經歷不斷的摸索學習進而成長,絕非生而如此。

另一個常見的迷思是把領導力和「領導魅力」混為一談,覺得必須要天性外向而討人喜歡才有機會成為好的領導者。雖然同理心與溝通傾聽是非常重要的素養,但是領導力的本質是「帶領大家共同完成重要目標」的能力;領導者能夠以身作則,帶領團隊獲得使命感以及持續成長的體驗,才可能長期凝聚成員的動力。

從這兩點出發,領導者本身首先要有成長思維(growth mindset):相信所有事情都能夠靠學習而進步,而不是生而如此;其次要從自己開始有願景並努力行動,才能讓團隊所有人相信自己正在從事有意義的工作:並非因為喜歡或畏懼領導者,而是為了自己的成就感而努力,這樣的團隊才能持續成長獲得最好的成績。

這一切的開始,都需要人們相信自己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並且從自己開始培養領導力,即便他們可能還沒有任何職位;因為前面說過領導力並不是靠當了主管以後自動持有,而是人們會自然而然的聚集在擁有領導力的人士身邊。


培養領導力需要領導者個人的成長


本書的開始用各種論據與陳述,不斷強調領導力是一種人人都有機會掌握與發揮的技能,接著介紹哪些層面的成長是必要的,以及如何進行;而所謂「管理眾人的方式」,在這本領導書籍之中反而隻字未提,算是以入門的戰略和原則為主。不過每一章節後面都有思考題,讓本書不會流於心靈雞湯,而是很好的成長指南。

書中提到,養成領導力的五大元素分別是:

  • 相信成長
  • 追求卓越
  • 挑戰自我
  • 爭取支持
  • 刻意練習

乍看之下,只有第四項是想像中領導者必須具備的素養;但是領導並不是選舉,即使當上了總統(獲得大多選民的支持),真正的挑戰直到上任後才開始。領導者必須具備能力、願景、以及手腕才能持續凝聚團體的力量,所以個人必須要不斷成長,才能贏得身邊的認同。

此外第五點則是直接借鑑「刻意練習」一書。連同前陣子充滿話題性的「恆毅力」,也都有部分被引述作為鍛鍊領導技能方式的指引與佐證;藉此也能體會到這兩本書對於歐美知識圈的影響力。


個人最大的收穫:主動式的提問自省


某種程度來說,這本書雖然是以領導力為主題,核心卻是自我成長。今天在市面上自我成長的書籍有如過江之鯽,網路上的文章更是汗牛充棟;不過有別於難以複製的個人經驗,或是容易理解難以堅持的箴言,本書中有幾個實用的技巧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累積小贏與主動式提問

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每天都能進步一點,變得比過去更好。在電玩的世界裡經驗值夠了,等級和能力就會提升;真實人生中,挫折是家常便飯,長期努力雖然可能會開花結果,但是短期常常看起來是進一退二,這種無法穩定進步的感覺很容易令人懷疑自己。

作者提出的解法其一是已有不少人提倡的累積小贏(small wins),也就是在每天給自己尋找在工作中的(微小)進展,不致於產生徒勞無功的感覺,而令我個人耳目一新也十分受用的第二招是主動式提問。想像下面兩個問題的答案:

  1. 我今天在設定的目標上有得到進展嗎?
  2. 我今天有盡力讓設定的目標得到進展嗎?
第一個問題是看結果,第二個問題是看過程;看結果當然更實際,但也容易被短期的挫折影響而提早放棄;而看過程的思維方式,同時也可以提醒自己挫折可能的發生原因或干擾;實證顯示,每天利用主動式提問反省自己的表現,能夠達到更好的表現;個人的經驗也確實比較能維持健康的心態。


短評與推薦對象


這本書故事不多,但分析淺顯容易閱讀,同時也建議搭配章節後的思考題操作,能夠更深入的理解到精髓。推薦的對象是事業生涯剛起步,擔任普通主管或處於組織基層的朋友;如前所述,領導力需要的是每天的實踐與演練,而非等到成為升遷再來學。希望這本書也能夠讓您和我一樣,得到新的視野與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