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是個剛進入醫院見習的醫學生,俗稱克拉克(clerk)。儘管對朋友間的「免費」醫療諮詢有點招架不住,家人生病的場合他可毫不含糊,總是努力用現階段有限的所學,希望幫忙做出最好的決定。
半年前他的奶奶才因為憩室出血,用大腸鏡找到出血點完成治療;這幾天家族聚會他才聽說,大姑丈前陣子也因為發燒腹痛被診斷憩室發炎後,做大腸鏡追蹤發現很大的息肉順利切掉。但是前陣子小張跟主治醫師查房才被告誡,急性憩室發炎不要隨便做大腸鏡!大家酒酣耳熱,小張心裡的疑惑卻越來越大。
什麼是憩室?它會怎麼樣?
憩室指的是某些區域的大腸壁隨年齡增長向外膨出,如果用大腸鏡從裡面看,就會看到一個一個的「洞」;閩南語的話我聽過有人用「ㄋㄚ\ ㄜ」稱呼。憩室是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在 60 歲的人至少超過一半以上都有。
形成憩室的地方比一般腸壁薄弱,而表面的血管也被拉扯變得容易破裂,所以可能偶而會產生出血的狀況;憩室本身也可能會因為未消化的食物或糞便卡住,導致表面黏膜受損,進而破裂,導致發炎的情況。
但這邊要強調,憩室本身雖然會造成併發症,但絕大多數人終生都能與它和平共處;沒有必要也不建議預先對憩室治療。針對少數產生出血或發炎的患者,大部分也能靠保守治療處理。反覆、大量的憩室出血,也可以靠大腸鏡、血管栓塞或手術等方式控制下來。
憩室發炎的患者會有明顯的腹痛,可能合併發燒;但許多人也能在門診用口服抗生素治療;只有症狀比較厲害或是已經產生膿瘍、穿孔等嚴重情況才需要住院。在痊癒之後,我們會建議高纖飲食減少復發;過去認為吃種子、堅果等等可能卡在憩室導致復發,目前的研究並不支持這個論點;也就是並不需要刻意完全避開此類飲食。
急性憩室發炎,不要「馬上」做大腸鏡!
不過要特別注意,雖然憩室出血與發炎都是「相對」常見的疾病(因為有憩室的人太多了!),但儘管大腸鏡是出血的診療利器,如果是急性發炎,目前的共識是把大腸鏡視為禁忌症,也就是其他都能試試看,這事最好不要幹。
背後的原因是學理上憩室發炎的組織很脆弱,有一些微小的破孔(microperforation);在鏡檢過程灌入氣體後可能就會變成穿孔,導致腹膜炎或甚至手術才能解決;另一方面,憩室發炎通常靠臨床、抽血或影像檢查(電腦斷層,CT)就能診斷,大腸鏡本身並沒有什麼角色。
既然無功可立,打破要賠,避免在急性憩室發炎作大腸鏡檢基本上是臨床醫師的常識。儘管有少數專家認為某些狀況下還是可以做,但一般還是會改用其他的工具。不過一旦治療結束,等待六到八周,就又是大腸鏡一展身手的時候了。
憩室發炎緩解後,應該積極追蹤大腸鏡
過去的研究發現,曾經罹患憩室發炎的患者,大約有 1-2% 的比例有大腸癌。如果對這個數字沒有概念,那我們再看看:目前台灣的大腸癌罹患率約十萬分之五:也就是跟一般人比起來至少高出了一兩百倍的風險。就算考慮到罹患憩室炎的人通常年紀比較大,這也是很值得注目的數字。
除了大腸癌以外,這些患者具有可能產生癌化的息肉包括進行性腺瘤(advanced adenoma)比例也不低,因此在腸胃科醫師的專家共識裡,有些人提倡在憩室發炎緩解後,一律要追蹤大腸鏡去排除以上的狀況。
但近年也有些研究顯示不同的意見:在 2015 年一篇系統性回顧文獻裡,作者把憩室炎分成兩群:病況相對單純(uncomplicated)以及有膿瘍或穿孔等併發症(complicated,往往需要手術)的兩組,發現病況單純那組發生大腸癌的機會相對低很多,只有約 1/300,但是如果有膿瘍、穿孔、腸壁增厚等等,風險就會陡然上升。
另外也有人質疑所謂的大腸癌風險提高是屬於一種觀測偏差:如果我們把每個人都抓去做大腸鏡,自然會找到更多的腫瘤,這樣說似乎言之成理 ... 不過在今年(2017)的外科學年鑑期刊裡,有一篇追蹤 18 年的大型研究發現,即使在當下選擇先不追蹤大腸鏡的患者,日後大腸癌的比率仍然較高(OR = 2.72),等於破除了前面所謂偏差的質疑。
當然在大腸鏡檢越來越普及的現在,如果在近期接受過高品質的大腸鏡,而後在一年內不幸罹患憩室炎,確實未必要再次立即追蹤。美國腸胃科醫學會在 2015 年的憩室炎指引中寫道:「在憩室炎痊癒後,如果近期內不曾接受過高品質的檢查,建議適合的對象要接受大腸鏡檢以排除可能的腫瘤」。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原文,感受一下官方宣言那面面俱到的「彈性」,不過筆者也完全同意這條建議。當然在某些已有併發症的情況,大腸鏡的風險可能較高,萬一有類似狀況,建議還是和您的主治醫師討論追蹤大腸鏡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