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年7月15日 星期六

刻意練習(上):天分、毅力都是假議題?





我一直喜歡某些智力遊戲,小時候下過圍棋,大學則參加橋藝社,最好的表現是跟著學長摸到大專盃的冠軍;但幾次試圖挑戰代表台灣的青年國手都完全沾不上邊。同樣上大學才接觸橋牌,大我一屆的F學長卻成為非常頂尖的橋手。同樣經歷過忙碌的住院醫師訓練,也開始自己的事業;我早已放棄了橋牌,F卻至今仍然每年衝擊台灣的國際賽代表權。

我和F至今還是常常聊起橋牌,但偶而會想,是什麼因素讓我們在這條路上天差地遠呢?F確實極度熱愛橋牌,更充滿天賦,還在這條路上浸淫十多年;人家有熱情跟天分,還比你努力,這不就說明一切了嗎,還有什麼好想的呢?

直到我讀了這本書裡面的一個故事:給西洋棋專家與普通人看一盤下到一半的棋,然後請他們覆盤;專家能輕易擺好,普通人則辦不到。不過如果給他們看一盤隨便亂擺的棋,專家的「覆盤」表現卻和普通人差不多。我想起無論是圍棋或橋牌,自己往往很難覆盤,但F卻能輕易回想起數年前的牌局。

我和F的差異,在十多年前的每一個瞬間逐漸積累的過程中就已經決定了。但關鍵的差別並非一般人想當然耳的天賦、努力或是熱情,而是投入在刻意練習(delibrate training)的心力。


一萬小時就能成為專家嗎?


近年來有一個很流行的說法,要磨練出頂尖的技能必須投入「一萬小時」。這個數字最早是在美國作家葛拉威爾(Malcol Gladwell)的異數一書提出。作為暢銷的科普作家,葛拉威爾說故事的技巧十分頂尖;但他也曾被批評立論不夠嚴謹(英文網頁:這裡這裡);一萬小時理論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他引用的關鍵研究是針對三十位專修小提琴的柏林藝術大學學生,依入學後顯露的演奏技巧被分成普通、傑出、頂尖三組,接著研究者請他們回憶自己從小到入學前每天獨自練習的時間。

儘管三組都是立志成為音樂家的年輕人,從小的總練習時間仍大不相同:十八歲前,普通組平均只獨自練習三千小時,傑出組則是五千小時,而頂尖組高達七千小時;這些差異也紮實反映在入學後的表現上;之後研究者追蹤國際知名樂團的小提琴手,發現他們十八歲前的練習時數,也和這些頂尖組的後輩相同。然而這個研究從頭到尾都沒有強調「一萬小時」。

唯一能沾上邊的地方是某些頂尖組的學生到二十歲時練習時數到達了一萬小時,但是他們早在之前就與其他人拉開了差距,而距離技巧的高峰卻還只在半路上。葛拉威爾成功的選擇了一個令全世界印象深刻的數字,把一萬小時形容成具有神奇魔力,但它本身卻完全沒有說到真正的重點。

前面批評葛拉威爾的,正是主持柏林藝術大學研究的佛羅里達心理系教授艾瑞克森(Anders Ericsson),也是刻意練習這本書的作者。他補充自己長期的研究結果:要擁有出類拔萃的技能,最有效率的方式是在舒適圈外,不斷針對弱點練習改進;常人以為很重要的天賦和毅力,都不是決勝的條件。

傍晚和假日的校園都能看到許多熱愛籃球的中年人,公園也能看到下一輩子象棋的老人;不能否定他們一輩子花在這兩件事的時間,很可能也遠遠超過一萬小時(如果一週花十個小時,需要二十年);但顯然他們大多數離這個領域的高手都仍然有相當的距離。這是「只要投入就能成功」最現實的反證。

你會說,這只不過是他們缺了足夠的天賦;作者的回答時,所謂的天賦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絕對音感也能被培養


偉大的音樂家莫札特在年紀很輕的時候就有精湛的演奏和作曲技巧,以及幼年就掌握所謂的「絕對音感」:只要彈出一個音,他就能判斷這是屬於哪一個音階,據說這是萬中選一的能力,他居然在小小年紀就已經具備,這難道不證明他擁有驚人的天賦,是個天生的音樂家嗎?

2014 年的音樂心理學期刊裡,日本的心理學家 Sakakibara 召集了二十位兩到六歲的兒童,進行長達一年半的訓練;在訓練結束之後,所有孩子都掌握了絕對音感!覺得不可思議嗎?莫札特的演奏技巧在當時也被視為神童,但是在今天,在新式教學法之下,多的是小學前就上鋼琴課並且能夠流利演奏困難曲目的孩子。

從現在留下的資料,莫札特的父親從很早就時候就花費大量的時間教導他們姊弟各種的音樂技巧,之後帶他們巡迴歐洲各地演出。從學習語言的經驗,以及至今各式各樣的研究告訴我們,幼兒的可塑性確實比較高;同樣經過音樂訓練,早年開始的人大腦會有特殊變化,這在青年期發生的人身上找不到。

從這些例子我們知道,我們以為的天賦,追本溯源其實很可能是訓練造就的。但是萬一我們講的是牽涉體能與身材的專業運動,上面的觀念還能成立嗎?如果是成人,還能像兒童這樣靠訓練開發能力嗎?最後,刻意練習具體的方式到底是什麼?這些答案,都在下一篇文章裡。


延伸閱讀—刻意練習(下):成為各種專家的三大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