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2月11日 星期四

學術論文審稿人(reviewer)心得分享





在學術圈打滾過的人都知道,做研究寫論文最重要的還是要能被國際學會和期刊接受。然而決定接受與否的關鍵人物不只是期刊編輯,而是參與評議審查的審稿人。現代學術界有所謂「同儕評議」(peer-review)的制度,也就是說,一篇科學論文必須至少有兩到三位以上同領域的專家,連同編輯一起仔細的審核雞蛋裡挑骨頭評估是否值得被接受,並建議可以修改或補強的地方,讓刊登出來的論文更有說服力,並且維持期刊與科學界的公信力。

同儕審查讓論文的審核過程變成合議制,如果審稿人(reviewers)都表示負面意見,編輯也很難強渡關山接受一篇拙劣的論文發表,reviewer 的權力可見一班。既然一個學者在職業生涯中都會與形形色色的審稿人交手,那隨著他/她日漸茁壯,也可能漸漸會被邀請成為審稿人。作為一個審稿人,應該用什麼原則去審核文章,又應該抱持什麼心態?讓我們用這篇文章來看看。


Reviewer 有酬勞嗎?為什麼要「做白工」?


絕大多數的狀況,協助期刊審稿是沒有任何酬勞的。當然,我們也並不見得要有求必應,也可以拒絕期刊的審稿邀請。為什麼要花時間做這些看似沒有回報的差事呢?我在國外的論壇也曾看到有人討論 reviewer 到底有什麼好處。某種程度上,reviewer 的工作有點像是學術界的「義務役」,因為總要有批人來維持同儕審查的制度,等於是盡自己身為學術圈一份子的義務。

就我的經驗與他人分享,擔任 reviewer 的「好處」多半是無形的。首先,會被邀請代表您在本論文相關領域上有一定名聲,算是聲譽卓著的專家,如果工作做得好,各期刊的編輯群也會逐漸認識您,對累積專業聲望有良性循環的效果。另外審查的論文都是尚未發表,等於可以有機會多看到最新的論文,並且得以參考其他同儕的寫作/評議,對自己未來發表論文也有很多幫助。簡單來說,對於有志於學術界的人,當 reviewer 既是一種義務,也是增進自己的磨練。

近年來有些網站如 Publon,會把擔任期刊審稿人的紀錄(一般審查都是匿名,只有期刊方面知道,被審稿的論文作者並不知道被誰審到)幫您記錄下來,如果常常擔任優秀期刊的審稿人,在履歷上可以說是亮眼的加分項目。因為如果沒有一定的聲望,是不太可能受邀擔任上述期刊審稿人的。


審稿該如何下手?重點要看哪些?


一般的審稿會從論文的標題、摘要與圖表下手,先快速掌握這篇論文的重點,再細讀正文的內容。我認為好的審稿需要用到理性與感性:前者不用多說,就是評估文章本身的嚴謹度、方法學,但為何審閱科學研究需要感性呢?所謂的感性就是直覺,優秀的科研工作者對於相關題目背景的了解,能夠在短時間內發覺文章不對勁之處:比方相關的數據異常的美好或差勁,或是使用的方法會導致不可信的結果。當直覺告訴我們有問題,此時就是細讀找出疑惑的時機。

對於評讀一篇論文的標準,我認為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考量,分別是:
(1) 重要性 
(2) 原創性
(3) 科學性
(4) 可讀性

重要性是這篇文章探討的問題是否有意義,所謂的意義最主要是它的結論是否可以改變臨床作法、改變我們對某個現象的看法、或是對特定的問題找到更好的解方。當然這必然會有主觀之處,有些我們覺得沒興趣的題目可能仍然是該領域重要的問題,此外期刊越好,相對也會要求越重要的科學/臨床問題。一般來說,編輯在送審前會進行初步的審核,以排除不重要/不適合本期刊的題材,因此我個人比較不會額外考慮這個題目是否值得刊在本期刊。

話說回來,如果探討的題材了無新意,或者早已存在不言而喻的堅實結論,仍然可以寫在審查意見供編輯參考。如果一篇文章的結論成立與否都不會改變臨床作為,那重要性就很低,可能不值得被刊登出來。此外,有時候甚至可以提醒作者是否能從現有的資料去進行其他的分析,讓這篇研究論文創造出更大的科學價值。另外一個評估重要性的指標是這位

我都會盡量假定這個題材有價值。不過對於我們熟悉的專業領域,直覺還是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例如探討 ESD vs. underwater EMR for colon polyp,這個題目的重要性一定大於 ESD using dual knife/IT knife,因為顯然前者的適用範圍、對臨床做法的影響是大於後者不少的。如果一篇文章的結論成立與否都不會改變臨床作為,那重要性就很低。

原創性是指這篇文章是否探討別人沒想過的問題(新穎性,novelty),或是從別人沒想到的角度探討同一個問題,進而得出不同結論。即使不考慮抄襲剽竊,如果研究方法跟題目和別人太接近,這篇文章就沒有什麼學術價值。通常作者會在 introduction / discussion 討論別人做過什麼研究、哪些地方還沒有定論,這篇文章跟別人哪裡不一樣等等。如果這個不一樣的地方只是換湯不換藥,那就代表原創性非常低,屬於跟風的研究(me-too study),學術價值自然不高。

通常我會一邊去 google scholar or Pubmed 做相關題目的初步搜尋,看看類似題材的研究是否已經被執行過,其他人怎麼做/結論如何,這個步驟對於評估重要性與原創性都很有幫助。

科學性是指這篇文章是否遵循合理的科學方法、統計方式以及倫理規範。絕大多數的醫學研究應該要經過人體試驗委員會(IRB)的審查,如果是潛在副作用、傷害影響大且優缺點不成比例的研究,懷疑 IRB 通過的機率很低,甚至可以請原作者提供 IRB 原始證明文件。

而科學方法、統計方法就是看達到結論的過程是否合理。這中間包括了研究的設計、人數、納入與排除條件、設定的主要與次要結果是否符合邏輯,有無考慮可能的偏誤存在。統計方法最簡單的則是看兩點:資料為連續變項或類別變項、是否可假定為常態分布。如果可假定常態分佈,連續變項可用 t-test (兩組) or ANOVE (三組以上),類別變項可用卡方檢定(非常態分佈一樣可用卡方,但不適用 t-test)。

有些作者會為了達到新穎的結論,「語不驚人死不休」。然而越是與常識或是過去發現相左的結論,越需要堅實的證據。如果聲稱自己有與眾不同的重大發現,在科學性方面務必要嚴格把關,從研究方法、統計工具等逐一仔細審查,若有疑慮也可以回覆在給編輯的審查意見中。

可讀性包括英文行文,還有作者的文章格式、內容編排是否好讀。如果圖表品質太差、英文不佳或是行文混亂,都可以要求作者至少要重新修正。雖然科學論文並不需要文情並茂,但至少要清楚達義並且符合格式。如果可讀性太差,給 reviewer 印象不佳,很可能根本不想仔細讀完就給出負面的審查意見。這也是我們投稿時要小心的地方。


審稿人該有的心態


前面討論完審稿的意義與簡要的步驟,最後我們來談談審稿人的心態。其實審稿的目的並非掌握論文的生殺大權,而是要促進科學的進步,並且代表期刊保障論文的品質。因此對於有缺陷的文章,審稿人要盡可能給出建設性的評價,從上面四個角度協助作者群把論文變得更好,那麼就達到了審稿人對科學社群的最大貢獻。

絕大多數的科學論文都不是一投就被接受,常常要在不同期刊流浪幾次,並且經歷數次的修改與攻防(回覆審閱意見)才大功告成。Reviewer 在送出報告時,除了撰寫審稿意見,通常可以選擇下列選項:接受(accept)、小幅修改(minor revision)、大幅修改(major revision)、拒絕(reject),編輯會參考各位 reviewer 的意見做出決定。要補充的是,學術期刊的慣例是同一篇文章一旦被拒稿,就必須轉投其他期刊,不能重複投稿。

有時候論文或研究本身的缺陷過多,有限的修改也救不了,那只能選擇拒絕。不過我自己通常會盡量給作者機會,因為前面說過,我們的目的是希望讓這篇文章變好,好到配得上這本期刊。(何況其實決定的還是編輯)反過來說,直接接受的機會也很少,大部分論文還是有可以補強/潤飾之處,這也是 reviewer 們存在的意義。

另一個敏感的話題是:如果作者群是自己認識(甚至友好、或交惡的人),該怎麼辦?雖然大家都知道應該秉公處理,不過人是感性的動物,即使自認處事客觀,在這種情況下還是難免會有先入為主的第一印象。所以我才會覺得,選擇「盡量給作者機會」的立場,協助他們改進,不要把自己當成法官,是更好的做法。不論作者和自己親疏遠近,這樣做既不得罪人,也能用比較平和的心態審閱,還能幫助自己成長,可謂一舉數得。


小結


審閱論文是學術工作者的義務,既然無法避免,不如就認真做好,為自己加分和成長。有限的時間內,先從摘要、圖表開始,把握四個面向的評讀,就能給出有建設性的審閱,為學界做出貢獻。


延伸閱讀:



歡迎由下方 FB/line 分享,追蹤我的專頁